{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这两味药,平喘滋阴,还能化燥痰,绝了

《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上篇介绍了我的自拟方玄参润痰汤,此方是我在学习印会河先生、张文选先生、潘华信先生诸位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而创制的一首新方,方由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等组成,治疗燥痰咳嗽疗效甚佳。该书下篇有《治痰定喘话熟地》一文,详述熟地黄治咳喘的古今经验,并提出此药的用药指征有三:一是肾不纳气之喘,只要符合肾不纳气,那不管是寒痰、热痰、燥痰、湿痰,均可用之;二是痰黏难咯,此时用熟地黄不是为了补肾,而是把它作为一味化痰药来用;三是咸痰。

这里要介绍一则医案,病家为高年“慢阻肺”患者,用大剂人参、西洋参、天冬、麦冬、熟地黄等治疗,表面看是峻补肺肾,实则不仅仅如此。地冬不仅补益,而且是重要的化痰药,所以谓之一箭双雕。

Y某,男,79岁。

年5月10日初诊。

主诉:气喘近2年。

病史:年年中出现气喘,西医肺功能检查提示肺通气功能重度减退、换气功能重度减退、气道阻力增高。去年出现过阵发性房颤。刻下:患者气喘,走路时明显,伴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平时痰多、色白、黏,不易咯出,咯不出痰时感胸口堵塞,咯出乃舒。神疲乏力,脾气急躁,手足逆冷,头晕目糊,小便频数、夜尿二三次,口干喜温饮。偶有头痛,大便、胃口、睡眠正常。有高血压病史。年因肾癌已手术切除左肾。舌偏紫、有裂纹,苔薄略黄、少苔少津;脉弦涩。

处方:生晒参6g,西洋参6g,党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白芍15g,天冬15g,玄参30g,鳖甲9g,龟板9g,7剂。

5月17日二诊:药后气喘略减,睡眠比之前更好,痰较易咯出。舌偏紫、有裂纹,苔薄少津,脉弦涩。另外,患者刚服生晒参、西洋参后会头晕,遂减量,各服3g,之后未头晕。

处方:守初诊方。改党参60g,加熟地黄15g,14剂。另,方中生晒参、西洋参剂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不头晕,剂量可逐渐增加。

5月31日三诊:气喘、心慌、胸闷均大减,精神已振,痰易咯出,头晕减轻,夜尿减少为一二次。近2周服生晒参、西洋参未头晕。舌偏紫,有裂纹,脉弦。

处方:守方。改五味子30g,熟地黄20g;方中生晒参、西洋参剂量各6g,7剂。

6月21日四诊:上次处方服完后,又配了2周药。目前气喘减轻,痰量明显减少,口干大减,但大便欠畅。舌偏红、有裂纹,脉细。

处方:生晒参5g,西洋参7g,熟地黄15g,山茱萸15g,山药15g,鳖甲9g,龟板9g,党参30g,砂仁3g(后下),炒谷芽30g,炒麦芽30g,蛤蚧粉2g(吞服),石斛30g,14剂。

8月2日五诊:气喘已明显减轻,患者自诉就诊前走路打飘,双腿无力,现在行走如常。但纳略减,口略干。前天Holter检查完全正常。舌偏红,有裂纹,脉细。

处方:守6月21日方。改熟地黄24g;加天花粉15g,生山楂15g,鸡内金9g,7剂。

8月23日六诊:走路已不喘,胸闷心悸基本消失。但有时仍有痰难咯,偶有头晕,夜尿最近仍二三次,口干。舌偏紫、稍红、少津,脉弦。

处方:生晒参3g,西洋参8g,熟地黄15g,山茱萸15g,山药15g,鳖甲9g,龟板9g,南沙参30g,北沙参30g,砂仁3g(后下),炒谷芽30g,炒麦芽30g,蛤蚧粉2g(吞服),石斛30g,天麻30g,白蒺藜30g,女贞子15g,7剂。

9月27日七诊:诸症均安,唯口干,曾有过一次胸闷,自行缓解。舌偏紫、有裂纹、少津,脉弦。

处方:守8月23日方。去砂仁,改熟地黄30g;加三七粉2g(吞服),天花粉30g,14剂。

患者之后断续服药至年5月,其间曾出现过头晕、怕热等症,调整药物后都得到缓解。其气喘痰黏、胸闷心悸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未再反复。

按语:

本案患者高年气喘,肺肾俱虚,气阴两亏,故初诊采用大剂生脉饮合玄参润痰汤加减治疗,服药后即见效果。二诊加入熟地黄,此玄参润痰汤本有之药,加入后又有两仪膏之义。药后症状逐渐减轻,痰量大减。四诊改用两仪膏、参蛤散合六味地黄汤义,用其三补而不用三泻,因患者津液不足故也,用药后症状进一步减轻。

此案值得注意者有三:①地冬治喘,一箭双雕。地冬辈治疗此等喘证,一者补益,二者化痰,不可因其痰多而畏用之。畏用者,不明痰之有燥者也。②治疗喘证,人参、西洋参、熟地黄、五味子、党参等药物应采用较大剂量方效。③要注意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而调整用药及药物剂量。如初诊用人参、西洋参,各用6g;四诊时气虚有所好转,而阴虚更明显,则人参剂量减少而西洋参剂量增加;六诊时更是如此,剂量又进一步调整,务使药证丝丝入扣,此医者用心之所在也。

本文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二集》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二集》,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简介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曾说:“邢斌同志喜读书,善读书,勤临床,是青年中医之佼佼者。”年邢斌先生出版的《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一书,是他临证、读书、思考有得之作,出版后颇多好评。“半日临证半日读书”八字一时间成为很多中医人的理想。

此书出版后,邢斌先生一如既往读书临证,又撰写了不少医论、医话、医案。纵论古今,解析医理,或阐释辨证眼目,或畅述临证思维,或介绍方药心法,运思精深,时有新见。现结集为《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二集》,这是一部体现“有思想的临床、有思想的学术”之精神,医文并茂之佳作。

作者简介

邢斌,全职的中医爱好者(中医的临床实践者、研究者与教育工作者)和执著的理想主义者。

爱自由,喜思想,常说读古书当求原意、求真意,要与古人心灵沟通;做临床要见微知著、切中肯綮,有如福尔摩斯探案,故颇好此两项心智游戏。

临证方面: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拘一格,自出机杼。并自创针灸新法,临证常获立竿见影之效。

著述方面:著《方剂学新思维》《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伤寒论求真(上)》《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二集》,主编《危症难病倚附子》《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现代名医圆机活法与达方效药丛书·哮喘卷》与《中医思想者》文丛(共两辑)。

教学方面:着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的精神。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各家学说、方剂学新思维等课程,在上海应象中医学堂教授古典汤液学,年成立邢斌针药结合工作室。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二集》,作者:邢斌。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外感热病,不听医言,星星之火险燎原●经方服药方法的简化,也会造成疗效下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jt/10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