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复制和推广骆驼扶贫模式,养殖骆驼成为边疆牧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图为吉木乃县哈萨克族牧民阿合力别克·阿鲁布斯家的骆驼在北沙窝牧场采食
新疆阿勒泰地区复制和推广骆驼扶贫模式,养殖骆驼成为边疆牧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图为一队骆驼从福海县乌伦古湖饮水归来。
(记者罗和顺)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畜牧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措施,计划减少牧羊35万只,让位经济效益好的骆驼产业,使全地区骆驼养殖数量由5万峰翻番到10万峰,让牧民养骆驼增收致富。“骆驼扶贫已成为畜牧行业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扶贫模式,我们计划用2-3年时间,发展壮大骆驼产业,使全地区多户牧民通过养骆驼增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阿勒泰地区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陈保江告诉记者。近年来,福海县挖掘骆驼养殖特色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旺源集团”)的带动作用,以创新发展占领行业制高点,精心打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养殖户”“专家顾问团技术服务+龙头企业金融扶持+代理商精准扶贫”的产业化富民工程,形成了国内骆驼产业首个集养殖、产品加工、服务、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覆盖体系,引领了国内外骆驼行业的新发展,有效带动了福海县户牧民从事骆驼产业增收致富,并辐射带动阿勒泰、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哈密等新疆五地州(市)户养殖骆驼走上富裕之路,创出了一条科技引领行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的新路子。陈保江说,这几年羊肉价格滑坡较大,养牛成本高,牧民养殖牛羊收入下降。而养骆驼卖驼奶驼绒、繁殖幼驼,每峰骆驼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养殖骆驼已成为牧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我们阿勒泰地区有1.48亿亩草原,有得天独厚的养殖资源优势,畜牧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在全地区复制和推广福海县骆驼扶贫模式,减少养羊数量35万只,新增养殖骆驼5万峰,使全地区骆驼数量达到10万峰以上,骆驼奶年产量达到1万多吨,实现收购奶投放金额1亿多元。引导贫困户选择效益好的骆驼养殖项目,在资金和饲养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让广大牧民养殖骆驼增收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阿勒泰地区扶贫办公室主任唐延认为,单靠资助无法根除贫困,必须探索可持续的致富路子。福海县养骆驼与精准扶贫结合,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有效地促进牧民脱贫致富。他说,阿勒泰地区扶贫办在富蕴县、青河县、吉木乃等县推广骆驼扶贫模式,在专项扶贫资金和贷款贴息等方面帮助贫困户养殖骆驼脱贫致富。富蕴县有40多户养殖骆驼专业户,共养殖1万多峰骆驼。铁买克乡萨尔铁热克村党支部书记托乎达拜·哈德力带领牧民养骆驼致富。年以前,他养殖牛羊,每年收入4万多元。年,托乎达拜·哈德力卖掉20多只羊买了6峰骆驼开始试养,一年收入5万多元。尝到了养骆驼的甜头,他每年卖牛羊扩大骆驼养殖规模,到今年已养殖了峰骆驼,年收入50多万元。富蕴县副县长木拉提别克·托列盖太告诉记者,富蕴县把发展骆驼产业和扶贫有机结合,去年投资建设畜牧科技示范园综合养殖区,为6户建设平方米暖圈的养驼牧民每户补助50万元,年计划给予12户养驼牧民解决50万元暖圈补助。富蕴县今后将出台一系列资金补助政策,扶持骆驼产业发展,为牧民养骆驼脱贫致富搞好服务。吉木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把骆驼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该县出台了养殖骆驼给予资金补助的帮扶政策,凡养殖骆驼的贫困户,每购买一峰骆驼,给予元资金补助。到吉木乃县扶贫的驻村工作队,把骆驼扶贫作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年4月,中石油阿勒泰地区分公司出资万元,购买了多峰骆驼,免费发放给吉木乃县喀尔交镇布尔合斯太村等5个村个贫困户,每户养殖1-2峰骆驼,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脱贫致富。阿勒泰地区林业局驻布尔合斯太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王健深入牧民家中,了解牧民养殖骆驼遇到的困难,帮助牧民解决养殖技术和草场等问题,协调骆驼产业龙头企业——旺源集团全部收购贫困户的驼奶,鼓励牧民坚定信心,靠养殖骆驼过上富裕生活。布尔津县有20家牧民养殖骆驼,哈萨克族牧民米兰别克·阿合扎木从5峰骆驼起步,经过10年的滚动发展,目前养殖骆驼峰,4口之家年纯收入超过80万元,过上小康生活,带动近10个贫困户养殖骆驼或挤驼奶务工脱贫。青河县有10多户牧民养殖骆驼,牧民不仅靠卖驼奶、驼绒赚钱,还出租骆驼增加收入,骆驼成了牧民致富的“香饽饽”。哈萨克族牧民加纳尔别克·奥拉孜汗,养了80峰骆驼和多只牛羊,他忙于放牧,没时间挤驼奶。他把奶驼出租给附近的牧民挤奶,每年出租骆驼纯收入16万元(加上繁殖幼驼的收入)。
来源:消费日报网
责任编辑:哈力达·乔旦
初审:刘佳
审核:杨开静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