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塔城有位老大爷小院里升国旗8年了很多内地

22日9时,沙勒克江与家人升国旗。

红色的大门,红色的台阶,红色的国旗。在沙勒克江的小院里,看到最多的就是红色。“我们的心就是红色的。”他说,国旗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升国旗不为别的,就是想看到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70岁的沙勒克江·依明家住塔城市新城街道哈仁墩社区,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在自家小院里升起五星红旗,至今已经8个年头。

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

沙勒克激动的抱住孟昭友。

塔城市新城街道哈仁墩社区沙勒克江老人家,孟昭友和家人从山东赶来塔城拜访沙勒克江,沙勒克江给孟昭友的家人戴上友好的小花帽。

8月22日对于沙勒克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跟往常一样,沙勒克江8点起床,简单洗漱后,他拖着大扫帚出门“工作”了。每天早起义务清扫哈仁墩三巷近米的街道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地扫干净了,大家走路也舒服。这整条街跟我的家都是一样的”。

清扫完街道,沙勒克江才回到自家的小院给花浇水,整理杂物。因为这一天要升国旗,他专门换上深蓝色的花边衬衫和提前一天熨烫好的西裤,扎上崭新的皮带,戴上小花帽,准备迎接贵客的到来。

他的贵客其实是他已故老友孟广志的小儿子孟昭友。已经3年没见沙勒克江的孟昭友特意从山东威海来看望他。

年,比沙勒克江年长十来岁的孟广志只身从山东来到塔城,在租房过程中遇到了沙勒克江。热心的沙勒克江腾出家里的一间库房让孟广志住,这一住就是30年。

孟广志每天外出找活干,回来会帮沙勒克江看孩子、打水、扫院子……沙勒克江帮孟广志找到工作后,孟广志便把远在山东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了塔城,不久,孟广志的小儿子孟昭友出生了,两家人一起生活,亲如一家人。

年,孟广志因患肝癌病倒了,医院陪护。一年后,孟广志去世了,沙勒克江帮着料理后事,体面地送走了这位30多年的兄弟。1年,孟广志的妻子随儿女回山东威海安度晚年。

这次回来,孟昭友带着妻子、孩子,还有小姨子和妹夫一起来看望沙勒克江,“就算亲戚也未必有我们之间的感情深厚,沙大叔就像我的父亲一样,也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借着孟昭友此次回来探望,沙勒克江一家决定用升国旗的方式欢迎他们。与往常一样,沙勒克江是升旗手,儿子沙拉依丁是护旗手,孙女菲茹扎负责放音乐。按照惯例,沙勒克江给每人发了一面小国旗,一家人整齐站好。

伴随着国歌声响起,沙拉依丁将国旗甩起,沙勒克江缓慢地升起国旗,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唱起了国歌,眼睛注视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此时的小院里除了庄严肃穆,更多的是温情。

第一次升旗准备了3个月

沙勒克江第一次在自家小院升国旗是9年7月,当时沙勒克江召集3个女儿一个儿子开了3次家庭会议,告诉儿女们自己要在院子里升国旗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成。儿女们凑了元钱,帮助父亲实现愿望。

二女婿吾买尔找来钢管做成旗杆,再焊上一截接鼓风机的管子,升旗的时候国旗就能迎风飘扬。沙勒克江当升旗手,儿子沙拉依丁当护旗手,两人在网上看视频学习,提前练习了很多次。一家人齐心协力,当年10月1日就让国旗飘扬在了小院上空。

塔城市新城街道哈仁墩社区沙勒克江老人家里,堆放着许多手套、课本、雨伞、拐杖,他把手套给环卫工人,课本给前来参加升国旗的小学生,拐杖给前来升国旗的老人。

沙勒克江手里拿着一叠课本,这些课本给前来参加升国旗的小学生。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参加家里的升旗仪式,沙勒克江的女儿们提前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沙勒克江买了小国旗、小本子、雨伞、拐棍等纪念品用来赠送给参加仪式的人。沙拉依丁还发传单邀请周围各民族的老人、学生还有老干部等参加。

然而,第一次升国旗并没有得到邻居们的理解,有邻居问他:“国旗都是在广场上升的,你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院子里升呢?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还是想出风头?”

面对大家的质疑,沙勒克江回应说:“现在的生活不好吗?作为老百姓就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看到国旗大家的心就在一起了。”

从沙勒克江第一次升国旗到现在,邻居陈锡红老人都会参加,“每次都会来各民族的邻居,大家来到这里都会拥抱,各民族在一起唱歌跳舞,又玩又吃,聚一次好像就更亲近一些。”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鼎力支持,他们两家人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

“沙勒克江做这个事情我们都很高兴,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他升国旗我们都拥护,心里都高兴得很。”沙勒克江的朋友喀布拉·索布拉洪说。

一年最多1.4万人次参加升旗

慢慢地,闲言碎语少了,来参加升旗仪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老人不仅在小院里升国旗,还为参加升旗仪式的群众提供免费早餐,并进行惠民政策、民族团结等内容的宣讲。“我不希望大家参加完仪式就散了,大家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增进感情,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尤其是孩子们,他们可以知道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些传承下去很重要。”沙勒克江说。

沙勒克江拿着一面整理好的国旗,这个展览馆里面有13面已经用旧的国旗。

塔城市新城街道哈仁墩社区沙勒克江老人家里,有些被风吹日晒起毛边的国旗他舍不得扔掉,他就用针线把国旗毛边缝起来。

沙勒克江每年劳动节、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都会升国旗,一面国旗60元,至今已经用了13面国旗。一面国旗用久了,边被吹毛了,他也舍不得扔,而是细心地把毛边缝一缝继续用。实在不能用的,就整齐地叠放好,放在一个盒子里,成为家里的“红色传家宝”。

8年中,沙勒克江升国旗的花销都来自自己和儿女的工资,儿女一发工资就会给他元到元作为经费。8年,发出去的小国旗就有面,用在升旗仪式上的费用近6万元。

“等条件好了,我想把院子扩大,让更多的人来我这儿参加升旗,把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精神推广到全疆。”沙勒克江的小院现在已经是塔城市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升旗仪式最多的时候一次能达到人,除了当地群众,还有很多参观的内地游客,一年最多能达到1.4万人次。

言传身教父母是榜样

不止是升旗仪式这件小事,沙勒克江一生都在做好事。最初的缘由,是其父母的言传身教。

时光倒回到60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排来到塔城市找不到住的地方,沙勒克江的父母商量后,把家里的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院子里的几亩闲地让解放军种。沙勒克江从4岁到12岁,就一直跟解放军生活在一起,当时他的志愿就是长大当军人,立功拿奖。“解放军在我心里就是他们不要生命,也要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沙勒克江还记得小时候曾坐在解放军叔叔的肩上,队伍最前方飘扬的五星红旗,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年,曾在他家借住过的一位解放军军官,四处托人打听找到了沙勒克江。在乌鲁木齐见面后,这位军官拉着他的手说:“当年,你的父母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对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所以我一定要找到你们,表达感激之情。”这件事对沙勒克江的触动很,在他心里,父母是他的榜样,从小就教育他要经常帮助别人,家里有好吃的父母会想到比他们更困难的人家,那时做好事就成了沙勒克江的信仰。

同年,沙勒克江做起了出租婚丧嫁娶餐具的小生意,锅碗瓢盆、板凳、桌子等,一次有几元钱的收入,既方便了老百姓,也增加了经济收入,有能力帮助更多人。他和妻子时常照顾附近的孤寡老人、老红军等,给老人做顿可口的饭菜,帮他们洗衣服、缝补衣服,逢年过节还给他们送羊肉。

今年是新疆的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年,但在沙勒克江眼里,民族团结早就融入他的心里,并且一直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他说:“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兄弟,有困难,我都应该去关心帮助他们。只要我还有力气,我就会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代传承正能量从未停止

沙勒克江家里,他的展览管里陈列着许多证书、劳模奖章、升国旗老照片等等,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

在沙勒克江的家里,有一间专门陈列三代人荣誉证书和老照片的家庭特色档案展览室,每个人进去后都被震撼着。“我的父亲是塔城市政协委员,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两个孩子、姐姐的两个孩子都是少先队员。三代人的荣誉放在一起,好像比赛一样。”沙拉依丁指着三面墙,“现在是父亲的荣誉最多,我的也快赶上了,以后就看我们的下一代能不能超过我们。”

沙拉依医院的一名医生,4年在一次治疗过程中与瘫痪30多年的老人赵玉娥结下了一段母子般的情谊。10多年来,沙拉依丁隔三差五地就会去赵玉娥家里探望,每隔半个月上门给老人换导尿管。说起这些事赵玉娥眼里就泛起泪花:“就算是亲人也未必能做好这些啊!”

除了赵玉娥,沙拉依丁还默默帮助着七八位老人和几名儿童,他们都曾是他的病人。“这些老人年龄大了,生活又困难,都说医者父母心,我能给病人一点点帮助,他们心里都会暖暖的”。

从2年参加工作至今,沙拉依丁年年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年还在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沙勒克江说:“我现在身体好得很,以后还有我的儿子把这件事情坚持做下去。”沙拉依丁接过父亲的话说:“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每次升国旗的日子他们都特别高兴,将来我们不在了,还有他们。”

升国旗的第八个年头,对于沙勒克江来说也是收获的一年。今年8月1日,自治区主要领导专程来看望沙勒克江,并送给他两面崭新的国旗,这让沙勒克江倍感欣慰,并下决心,一定要把升国旗的行动坚持下去。

年6月,沙勒克江的爱人因病去世。大女儿哈米旦最近张罗着给沙勒克江找个新老伴,沙勒克江告诉女儿,首要条件就是要支持他升国旗,支持他做好事,要有爱心,跟他一样喜欢帮助别人。

转自:塔城零距离

投稿邮箱:1175022

qq.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jt/2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