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
在塔城,民族融合是最大的生产力,群众的微笑是最牢固的生产关系。
在今年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中,塔城这些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下面我们摘录一些新闻媒体和社会学者在进步年活动调研中与塔城人的对话:
“沙勒克江大叔,你是一个退休工人,工资那么低,怎么会舍得花块钱给一个汉族小伙子买电动车呢?”
“他们是我的邻居呀,邻居的娃娃就是我的娃娃呀,他现在没钱,我帮一下不行吗?”
“李建国,你是汉族人,娶一个回族媳妇,你父母不反对吗?”
“你说啥呢,这么好的儿媳妇老爹老娘喜欢还来不及呢!”
“梅克,你别介意奧,我想问一下,你个子矮矮的,皮肤白白的,头发是卷的,眼睛又是紫色的,你的族别是啥?”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啥族,我姥姥是俄罗斯族,姥爷是汉族,爷爷是蒙古族,奶奶是达斡尔族,你说我是啥族。我是姥姥、姥爷养大的,所以我身份证上写得是汉族。”
诸如此类的问题许多人许多时间许多地点问了许多遍,但回答大致是相同的,在塔城族别不同不是问题,男女有爱情就恋爱结婚,享受婚姻;是邻居,就不会见外,我家的列巴,你家的奶茶,院子里方桌一摆,两家的晚饭就都有了。在塔城两个民族以上的家庭比例为21%,个别社区高达37%。就这样,因为是亲戚是邻居,不同族别的习俗差异就不再成为问题。正如新疆作协专业作家沈苇在《写给塔城的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她们是一体的,楚呼楚、塔尔巴哈台、绥靖城,在蒙古语与汉语的交融中孕育了一个混血儿“塔城”。
原新疆作协副主席赵光鸣则说“塔城的和谐确实让人感觉到舒服,作为一个文化人,一个写作者我非常愿意成为传播这一伟大文明的器皿。”不止是传播吧,我觉得生活在新疆的人们对这样一种文明更应该好好揣摩揣摩:是谁成就了塔城各民族间的相容共生!
由于本篇文章篇幅较长,为方便大家阅读,分为若干章节依次发布,敬请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