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塔城市在也门勒乡阔克加依达克村召开小麦麦茎蜂统防统治现场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宋崇宝参加现场会,并就统防统治工作提出要求。
宋崇宝指出,塔城市是自治区主要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作物害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十分重要。要高度重视小麦麦茎蜂危害。今年麦茎蜂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麦茎蜂防控工作不仅关系到塔城市小麦生产安全,也关系到新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年塔城市麦茎蜂应急防控方案》(塔市政办[]6号)文件要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麦麦茎蜂统防统治工作。各乡(镇)场要按照文件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小麦麦茎蜂防治到位。要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场、农业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引导和动员农民及时、适时投入防治。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广泛宣传麦茎蜂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与技术措施,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进防控工作全面展开。要着力搞好技术服务。做好病虫情监测及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宋崇宝强调,麦茎蜂防治药剂公斤已于5月30日下发到各乡(镇)场,各乡(镇)场要及时将药剂发到各村、队,积极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小麦麦茎蜂统防统治工作。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查,坚决杜绝麦茎蜂在塔城市造成重大危害。
根据检测情况和检测结果及近期气象状况,技术人员还就麦茎蜂成虫出土日期和防治最佳时期做了预测预报。预计小麦麦茎蜂在塔额路以南(包括阿西尔乡奴拉村)成虫大量出土的时期在6月-3日,防治最佳时期在6月2-3日;塔额路以北,北环路以南的区域成虫大量出土的时期在6月3-5日,防治最佳时期在6月4-5日;北环路以北到沿北山区域成虫大量出土的时期在6月5-8日,防治最佳时期在6月8-0日。
现场会上,农业部门还进行了无人机喷洒药剂演示。
延伸阅读:
麦茎蜂昆虫名,属膜翅目,茎蜂科。分布在中国各地。寄主于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幼虫钻蛀茎秆,严重的整个茎秆被食空,老熟幼虫钻入根茎部,从根茎部将茎秆咬断或仅留少量表皮连接,断面整齐,受害小麦很易折倒。成虫体长8—2mm,腹部细长,全体黑色,触角丝状,翅膜质透明,前翅基部黑褐色,翅痣明显,雌蜂腹部第4、6、9节镶有黄色横带,腹部较肥大,尾端有锯齿状的产卵器。雄蜂3—9节亦生黄带。第、3、5、6腹节腹侧各具较大浅绿色斑点,后胸背面具个浅绿色三角形点,腹部细小粗细一致。
卵长约mm,长椭圆形,白色透明。
麦茎蜂幼虫末龄幼虫体长8一2mm,体乳白色,头部浅褐色,胸足退化成小突起,身体多皱褶,臀节延长成几丁质的短管。
麦茎蜂蛹长0一2mm,黄白色,近羽化时变成黑色,蛹外被薄茧。
发生规律年生代,以老熟幼虫在茎基部或根茬中结薄茧越冬。翌年4月化蛹,5月中旬羽化,5月下旬进入羽化高峰,羽化期持续20多天,羽化后雌蜂把卵产在茎壁较薄的麦秆里,产卵量50一60粒,最多72粒,产卵部位多在小麦穗下—3节的组织幼嫩的茎节附近,产卵时用产卵器把麦茎锯小孔,把卵散产在茎的内壁上。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取食茎壁内部,三龄后进入暴食期,常把茎节咬穿或整个茎秆被食空,逐渐向下蛀食到茎基部,麦穗变白,幼虫老熟后在根茬中结透明薄茧越冬。
防治方法()麦收后进行深翻,收集麦茬沤肥或烧毁(小编不建议焚烧秸秆),有抑制成虫出土的作用。
(2)尽可能实行大面积的轮作。
(3)选育秆壁厚或坚硬的抗虫高产品种。
(4)发生为害重的地区于5月下旬洋槐开花期成虫发生高峰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倍液,也可喷撒.5%乐果粉或2.5%敌百虫粉,每㎡.5—2.5kg。(具体用药请以市农业局技术人员参考为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