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丽三年来都有一个秘密。她从来不敢告诉任何人,因为害怕他人的不理解和嘲笑——自己作为一个年轻有潜力的白领,每天都被简单的“一日餐”所困扰,甚至每天都需要花费2小时来偷偷地解决这个秘密问题。
虽然有所困扰,但是小丽的日子还是这样平平淡淡过了三年。可是,上个月一位女同事的无心之举却打破了这种平静。
同事聚餐的时候,这位女同事惊讶了一句“小丽,仔细一看你的腿也没有那么瘦!”
从那天起,小丽的一日三餐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日一餐,不仅如此,她现在哪怕是喝一口牛奶都会去厕所催吐半个多钟头。
这样下来,小丽的精力大不如前,没有心思做其他任何事情,与男友关系即将破裂,和家人不停地争吵,上班的时候无精打采,多次受到领导批评。
每当遇到这些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小丽都会一个人去超市或者是餐厅大吃一顿,在享受了食物带来的满足感之后,她又会花更多时间催吐。
祸不单行的是,小丽才28岁就已经“停经”,根据医生的建议,她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希望能够获得帮助......
依据DSM-IV的诊断,小丽出现了进食障碍。那么何为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两大综合征。
但是两者都以严重异常的进食态度及行为为特征,他们害怕发胖对体型、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重要的心理病理特点。
像上述小丽的例子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据调查显示,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为0.2%-1.5%,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为1%-3%。
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10倍,患神经性厌食症的青少年及年轻女性为2%-4%,发病率约5倍于其他的年龄阶段。这也就是说,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大多是年轻的女性。
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进食障碍的表现常常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神经性厌食症,另一类是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表现多为:患者体重明显下降;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苗条的狂热追求;过度的运动,这一类患者似乎永远不会满意自己减轻的体重,甚至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歪曲的知觉。
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表现多为:暴饮暴食和补偿性行为。补偿性行为是指患者为了避免自己暴饮暴食引起的体重增加所采取的行为,例如催吐。当节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展为暴食,二者似乎密不可分。
进食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的障碍具有共病性。例如,有些患者的进食障碍与严重的功能失调相关,他们会在进食障碍的同时患上抑郁症。除此之外,强迫症、物质滥用等也与之有高度的相关等。
那么好端端的人怎么会突然有进食障碍了呢?
从心理学因素上来讲,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首先,依据心理动力学观点,进食障碍是0-3岁口唇期发育障碍的体现,在婴儿口唇发育时期,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母亲及时的喂养和情感上的反应和过度满足都有可能造成成年之后的进食障碍。
或者,患者因为过度的依赖于外在个体,混淆了自身与个体之间的领域,导致患者人格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受到障碍。
上述案例中的小丽,从小就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让她在“温室”里面成长。
在大学毕业之后,小丽又依照父母的安排进了一家企业,她的日子看起来似乎“顺风顺水”,但是有时候她也会忍不住地想要逃离这样的生活。
因为她发现可能自己并不想要这样的日子,她想开一间店铺,做一个简单的小老板。
但是,她又怎么敢下定决心去打破父母辛辛苦苦创造的一切?
她完全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只能让自己深深陷入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为什么会患上进食障碍。
其次,家庭动力学观点认为孩子的进食症状是家庭中其他冲突的替代物。据年的研究显示,进食障碍的孩子家庭具有:
纠结(家庭成员的过分涉入与亲密,父母会替孩子做决定,他们确切的相信自己知道孩子是怎么样的感受);
过度保护(家庭里的每位成员都过度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