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身边不上班的人多了起来一样,开精品小酒店和民宿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个笑话说最初在丽江开客栈的就是三类人:工作出问题的、感情出问题的、身体出问题的。而现在投身到这个领域的人更喜欢谈情怀,谈初心,谈资本……稻糠来谈谈松赞。如果你也想有一家自己的小酒店小客栈,或者已经幸运地投入这个行业,或者你只是一个酒店爱好者,松赞都是一个样本,一个可以学习却难以复制的样本。
(松赞香格里拉所在的克纳村,这里是白玛多吉出生的地方)
从小客栈到精品山居
松赞酒店坐落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那个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松赞的系列精品酒店现在被称之为“山居”,每一处松赞的选址都是在遗世独立的大山里,它远离城市甚至小城镇,远离现代文明,附近只有与青山绿水为伴的传统村落。松赞梅里所在的村子小到只有5户人家。
(松赞梅里的书房,窗外是梅里雪山)
松赞在中国的精品酒店里算个传奇,房间单价过千,98%的员工都来自当地农村,但却家家好评率超高。全球最大的旅行评价网站TripAdvisor(猫途鹰)连续九年把松赞列入“中国最好的25家酒店”,年最新榜单“中国最好的25家小型酒店”里松赞就占了三家,其中松赞塔城名列第一,松赞绿谷第三,松赞梅里第九。英国《Tatler》杂志把松赞列入“家全世界最好的酒店”;美国CNN将其列入中国风景最好的9家酒店;年,《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杂志曾以封面故事方式专题介绍松赞。松赞获得的荣誉和媒体报道数不胜数。
(松赞香格里拉的公共区域和工艺品柜台)
松赞旗下第一家酒店叫松赞绿谷(现更名为松赞香格里拉)。这里开业没多久就曾经来过一些很特别的客人,他们离开酒店前买空了大堂工艺品柜台里所有的首饰和工艺品,而且谢绝了酒店的打折。后来酒店的员工才得知,这些客人是亚洲某知名的商业大亨及其朋友,他们慕名而来,之所以宁愿多花钱购买酒店的手工艺品,只是为了让刚刚起步的松赞能够多赚点钱,能够生存下去。(松赞香格里拉的房间)
很多住过松赞的客人,在离开前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见一见这个传奇酒店的创始人白玛多吉,而每每与白玛见面,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赞美松赞,同时感谢白玛打造出如此精致的酒店,提供了一段如此难以忘怀的旅行回忆。
年从一个小客栈起步(这里最初是白玛家的老宅),松赞如今已成为拥有5家精品山居(松赞香格里拉[绿谷]、松赞奔子栏、松赞梅里、松赞茨中、松赞塔城)和1家藏式城堡酒店(松赞林卡)的国际知名精品酒店品牌。
(松赞的创始人白玛多吉,所有的建筑和装饰都是由白玛自己设计完成)
一位电影人设计的藏式酒店,惊艳全世界
白玛多吉,藏族人,出生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创办松赞之前,他是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摄影和编导,其所做的节目多为展现藏文化的纪录片(著名导演田壮壮最经典的纪录片《德拉姆》,正是白玛做的执行导演)。白玛热爱收集藏族艺术品,从拉萨的八角街,到北京的潘家园,白玛陆续收藏了很多藏族的卡垫、家具、铜像等精美的艺术品,一度多到无处可放。
做纪录片,曾经是白玛选择的实现文化传承梦想的最佳方式,他在央视所做的纪录片也多是以家乡和藏文化题材为主,他的片子很受欢迎,常被央视英语部、法语部的同事拿去翻译介绍到国外,因此后来他的同事也纷纷去了纪录片中的现场——他的家乡迪庆。在詹姆斯·希尔顿那本描述香格里拉的著名作品《消失的地平线》里,迪庆就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地带。每每他的同事们从迪庆回来后都抱怨,这个世外桃源什么都好,就是住宿条件太差,没什么好酒店。因此,一直苦于北京的家中无处摆放他那些从各处淘来的藏族古董家具和艺术品的白玛灵光一闪,何不回家乡开一家酒店?他将自己的酒店命名为“松赞”,这个酒店开业没两年,白玛就辞掉了央视的工作,回到家乡全身心打理他的酒店,因为他发现,也许梦想在这里能够更好地实现。
(雪后的香格里拉)
就这样,在古老的松赞林寺脚下的克纳村(紧挨着松赞林寺),白玛拆掉自家的老房子,在宅基地上自己设计、亲自监工完成的第一家松赞绿谷出现在乡亲们的眼前。那是年,同一年,他的家乡“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年,松赞林卡揭幕,从这个酒店的每一个房间望出去,几乎都能看到近年历史的松赞林寺。年,金沙江畔的松赞奔子栏、滇金丝猴故乡的松赞塔城、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夹峙的松赞梅里相继揭幕。年,地处澜沧江畔、碧罗雪山脚下的松赞茨中揭幕。
五家松赞山居均在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从极尽干热的深谷,到历史悠久的寺院,从田园诗般的农舍,到高耸入云的巍峨雪山……视野所及,每一瞬间都是极致的大风景。白玛说,他是在架摄像机的地方盖起了酒店。
(松赞梅里酒店遥望对面梅里雪山,右下是松赞梅里酒店建筑)
山居奇缘,从卖“房间”到卖“旅行”
不管是因为机缘巧合,还是白玛独特的商业智慧,总之以精品山居为平台打造深度旅行体验的松赞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每每问到白玛关于成功的秘诀和商业模式,他反复强调的却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发心”——做一切事情的发心都是“利他利众”。在白玛看来,松赞就是一个能够实现这个发心的平台,他希望通过松赞这个旅行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体验香格里拉的内核,那是一种有价值的传统智慧,是一种无上的精神财富。松赞用“风景+精品酒店+在地文化+原住民酒店员工+游客体验”这五大元素共同组成了可以反复体验的世外胜境——“香格里拉”。
(传统铸铜手工艺。松赞酒店里大量使用了这一工艺制品)
年,松赞首次推出了“精品山居旅行”产品(香格里拉环线),售价过万元的松赞环线第一年便收获了个体验者,其后这个数字逐年攀升。仅在年,就有近人参加了松赞的精品山居旅行产品。现在,松赞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展示出它的价值。数据显示,自年全面运营环线旅行开始,松赞所有山居的单纯订房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而通过旅行环线带动的用房量则迅速增长。截至年12月,旅行带动的房间收入贡献已经占到总体收入的70%,已经从最开始的“卖房间”成功转型为“卖旅行”。
(塔城的滇金丝猴。松赞塔城也是最受游客喜爱的山居之一)
松赞探索的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发展之路
(2月27日,由云南迪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发展之路”论坛在京举行。上图为白玛和迪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培涛)
松赞每一个山居都坐落在偏远的山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对于所在的村庄来说,松赞就是村里的第N户人家,松赞也把自己充分的融入到当地社区之中。从一开始,松赞就坚持雇佣当地员工,从选址上就把就业机会直接带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如今的松赞,除外聘了个别管理层人员外,其余均为本土员工,本地员工比例高达98%。这其中,未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者占3%,62%的员工仅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拥有高中学历的员工占18%,专科以上教育的比例为17%。如果没有松赞,松赞现有80%以上的员工将面临着就业困困难,或者需要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打工。以松赞塔城酒店为例,该酒店16个本地员工中有13个都是来自酒店所在村庄的家庭妇女,她们来松赞工作之前只有很少量的务农收入,而到松赞工作之后能够实现人均年收入2.5万元,并享有公司额外缴纳的三险一金。这些员工不仅可以就地就业,而且还可以兼顾农活和照顾家人。有些家庭甚至一家2-3口人都在松赞工作,其家庭收入较一般家庭多出5-8万元/年,不仅实现了脱贫,而且走上了小康之路。
(松赞塔城)
为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白玛还在酒店所在的村庄发起了助学计划,资助村里的孩子读书。白玛有次跟稻糠说,社会上有很多公益捐款是无效的,白花钱。他的做法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去家里有小孩的村民家拜访,只要没退学,上小学的给元,上中学的给元,上大学的给元,父母拿了钱也知道讲信用,不会随意让孩子退学。当然,经济收入也是一个考虑。村庄里出产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很多被松赞直接收购,为村民增加很多收入。
(松赞酒店的粉丝,新浪网前董事长汪延在27日的研讨会上讲述自己与松赞的故事)
拯救民间技艺,传承匠人精神
从十五年前建立第一家酒店开始,松赞就致力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松赞保护和拯救当地民间技艺的方式很独特,就是通过雇佣当地木匠、石匠、铜匠等手工艺人,用最传统的方式建设酒店来拯救那些频临消失的民间技艺,以此带动甚至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传统建筑手工匠人。直至今日,松赞拉萨和丽江的建设还在使用大量的传统工匠,大量的民间技艺因此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奔子栏出产的木碗在藏区享有盛名)
在经营过程中,松赞还与固定的手工作坊合作,通过旅行安排,带领客人参观、体验并且消费当地手工艺品,带动了当地手工艺的发展,当地著名的手工艺品奔子栏木碗、尼西土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此得到发扬光大。
(白玛和尼西黑陶的传承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人都是思想家。整个社会里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天花乱坠的创意,却鲜有人能够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扎扎实实。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十五年如一日,将一间小小的藏族客栈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精品酒店,这种精神恰恰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真正的匠人精神。
酒店行业里,人人都是设计师,然而从绚丽的设计图纸落实到建筑和装修的细节时,设计师们却总会躲得远远的,因为那是木匠、石匠、水泥匠和电工的事情,而且很多天马行空的设计,在落地时才会发现它的不合理性。然而对于松赞来说,白玛多吉就是松赞的设计师、大木匠、大石匠,甚至每一根电线怎么走,每一块木头怎么安装都有他亲自定夺,并且亲手指导工人完成。总有客人问松赞的设计师是谁?其实就是白玛本人!白玛在整个酒店的设计、建筑和装饰方面都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是他过去十多年工作和生活的全部。松赞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松赞拉萨效果图,年开幕。松赞从云南带了很多老石匠和老木匠去拉萨盖房子)
管理和运营上也同样,白玛亲自住在酒店里,每天与员工沟通,做培训,亲自解决问题,一步步带领着整个团队发展至今天。在白玛的思想里,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不错了,哪怕再小也是有价值的。
(松赞林卡夜间的大门)
白玛说:“我不是在做酒店,我是给客人做家”。松赞就是很多客人“远方的家”,是很多人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家的氛围,是很多人儿时记忆中才拥有的家的味道。
(松赞林寺格冬节)
年,正在建设的松赞拉萨和丽江两家酒店将陆续开业。同时,松赞还沿着茶马古道进行布局,在西藏昌都和林芝地区新建8家精品山居,计划在年正式打通滇藏线,开始运营以丽江为始、拉萨为终的松赞滇藏线旅行,并在年开始运营以拉萨为核心的松赞藏东环线旅行。
(在建的8家松赞山居分布图)
最后,稻糠想说的是,松赞不仅仅是酒店,松赞也不仅仅是旅行产品,松赞还是一个藏汉文化的交流平台,更是”和谐中国”、“和谐农村”的一个样本。而这个样本,仅仅靠“情怀”是难以坚持和完成的,他们在说,松赞在做。松赞的根基是藏文化信仰。
关联阅读:
漂流金沙江,我都行你还不行吗?
看看稻糠在松赞奔子栏的壮举(点击上方蓝色标题)
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