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天下达斡尔是一家

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10728.html

年第2期《嫩水达斡尔》杂志“卷首导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达斡尔族人口形成了“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形成了以四个地方——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等为中心的“四个方言区”,他们在口语发音、生活习俗及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对待柳蒿芽,黑龙江齐齐哈尔这边叫“库木勒”,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那边叫“昆米勒”;对于本民族传统的说唱艺术,齐齐哈尔这边叫“乌钦”,莫旗那边叫“乌春”;在柳蒿芽汤的吃法上,齐齐哈尔这边习惯放些细小的土豆块,而莫旗那边习惯放芸豆等等。新疆塔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彼此之间,齐齐哈尔、莫旗与他们之间也同样存在某些类似的差异。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汉族有一句俗语,叫“隔山不同俗”。全国各地达斡尔人,居住地虽然不一样,但是流着相同的血液,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有着基本的文化认同,天下只有一个达斡尔!

  我们知道,“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它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因部分认同的背离或异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法宝。

  《嫩水达斡尔》期刊,立足嫩水之滨,面向全体达斡尔,以营造民族精神家园为己任,汇聚达斡尔族的文化认同,求大同存小异,找出最大的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在这个园地,达斡尔人只有居住地不同,我们的口号是:天下达斡尔是一家!

  本期“库木勒论坛”中,乌鲁木齐付永生、大庆杜颖牧,为塔城、梅里斯两个民族区谋划文化旅游发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思路清晰。“本期聚焦”中,沃泽明、安晓霞两位居住在包头、齐齐哈尔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领头人,   在“嫩水之畔映山红”中,大多都是达斡尔老作者:苏莉、子非鱼、郭旭、孟晖、南玎、孟铁勇、吴焕军、安南(安铁忠)、沃玲芳、高志军、苏锋,名流荟萃,大咖和新锐并肩,专业和业余作家联袂。其中还有两位汉族作者:姜积有是常在报纸发表作品、笔耕不辍的散文作者,他把达斡尔经典歌曲《心上人》由来告诉读者;在达斡尔族学会任职的张守生以历史研究见长,写格律诗词和自由体诗歌,也都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专栏里发表了孟铁勇的一篇小说、一首短诗,对比一读就会知道,他的文学作品最有风格,小说像诗歌,诗歌像小说。

  在“文化遗产民族风俗”中,又见作者苏勇。达斡尔族的苏勇很多,以前在本刊发过《呼伦贝尔达斡尔学会三十年》的作者,也叫苏勇,是居住伊敏河畔的达斡尔族著名专家。此苏勇非彼苏勇,但二人同姓同名同心,一样热爱民族事业,他是本刊新作者。相信未来,更多的苏勇都成为本刊的作者。傅惟光是本期中的三位汉族作者之一,是一位很有影响和成就的地方历史学者,他视野中的库木勒节,别有洞天。在“故乡情思”中,身在异国他乡的傲蕾伊敏,怀乡之情更盛;作家乌云巴图年至耄耋仍在歌唱家乡的新面貌。在“历史的天空”中,90后陈梓晗回首中国清代那一段悲怆的历史,70后的鄂晓萍咏叹那曾经的票友、那失去了的精神贵族和绅士风度。

  在“特别   新栏目“达斡尔族教育口述史”从本期开始,专为毅松团队开辟,我们充满期待。

  天下达斡尔是一家,是《嫩水达斡尔》高扬的一面旗帜!

(《嫩水达斡尔》杂志,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研究会主管,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梅里斯达斡尔族学会主办,主编张振华,投稿邮箱:zhenhua

.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tq/880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