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条绝美的自驾公路,藏在深闺人未识。
↑它不是川藏线,却有连绵的雪山和五彩的经幡;
↑它不是河北草原天路,却有塞外江南般的梯田云海。
↑它不是川西甘南,却有穿行庙宇间的红衣喇嘛和不停绕着寺庙转经的藏民。
↑你以为它只剩秘境美景,却想不到它还有藏在秘境中的绝美度假酒店。
它就是云南香格里拉三江腹地的自驾公路。
从大理出发,深入香格里拉的秘境,探访三江维西腹地,一直到丽江,总行程多公里……
一路雪山、峡谷、草原,森林、湖泊、村庄,6月杜鹃花漫山遍野,美到不真实。
一路深藏了汉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等你去探秘。
▲摄影:摄影工作室
JIXIANGFilm5月11日,Jeep联合Feekr曾发起了一次的自驾活动,我们深入香格里拉腹地,试图去发现香格里拉的另一面。
▲梁同学的背影
5月14日,我们从所有参与者中抽选出了Jeep75周年幸运儿第楼的
梁LEONG,随我们一起体验这条自驾线路。自驾归来,我们特奉上这条中国最美的自驾线路攻略,带你一一探访那些深藏中国西南部的绝密之境!
行程安排
D1:昆明→大理住:大理七间房
(自驾洱海)
D2:大理→香格里拉住:松赞绿谷
(小中甸、松赞林寺)
D3:香格里拉→奔子栏→梅里住:松赞梅里
(尼西村制陶、东竹林寺、白马雪山挂经幡、各几农村印经幡)
D4:梅里→茨中→塔城住:松赞塔城
(曲登阁、茨中教堂)
D5:塔城→丽江住:丽江墅家
(哈达村、才村、白沙村)
D6:丽江→昆明,回程
看遍不同风情的传统村寨
在这里,你才知道什么是生活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当你在各几农村,跟随淳朴的藏民亲手印经幡;
当你在尼西村,体会拿捏了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当你在茨中村,看到不同民族的人也可以信奉天主教;
当你在哈达村,看到纳西族人在梯田上辛勤劳作。
你才会懂得,信息物质高速发达的今天,那些群山脚下千百年不变的古村落里,生活依然可以如此纯粹美好。
各几农村,只有5户人家的静谧村庄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在梅里雪山脚下,通往德钦县城的山路上,紧贴着山崖有一条隐秘的小道,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蜿蜒而上,当我们快怀疑开错了路时,眼前豁然开朗,一个仅有5户人家静谧的藏式小山村出现了,它就是各几农村(也音译谷久浓)。
这个隐秘在山谷里仅有5户人家的小村庄,若不是松赞在山谷里建了座酒店,可能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发现这里。因为小而隐秘,村子里有一些特别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比如一妻多夫制(三兄弟共妻)迄今还在村子里自然留存。
踏入其中一户人家,你会发现,藏民数百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并没发生多少改变。他们依然用青稞、酥油茶最质朴的方式招待远方的来客,每家每户还保留着藏族印经幡的传统,在村子里一日,恍惚时光已过去了一年。
尼西汤堆村,拿捏了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摄影:摄影工作室
JIXIANGFilm一集《舌尖上的中国》让世人知道了云南有一道人间美味叫做“尼西土鸡锅”。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尼西土鸡锅的鲜美并不仅仅是因为那只土鸡,这道美味背后还隐藏着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
▲摄影:摄影工作室
JIXIANGFilm从香格里拉前往奔子栏的公路边,你会看到不少在售卖尼西黑陶的商店或小摊,但在公路下方的山谷之中,一个田园诗意的小村落尼西汤堆村,那里才是土陶世世代代的传承之地。这一次,我们有幸拜访了孙诺七林家,老人做了一辈子的陶,是尼西黑陶匠人中级别最高的艺术家。老人离去后,他的儿子、侄子传承了这项技艺,我们也在他们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次独特的尼西黑陶制作。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制陶匠人们从不使用现代技术,一套自制的木头工具就是他们所有的生产工具。揉捏、拍打、塑形,烧制,一件件臧家人的日常器皿,都藉由这一件件朴拙之“物”,代代相传。
茨中村,藏在秘境中的最美教堂
如果说梅里雪山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那么同属德钦县的茨中就是打开天堂之门的地方。
茨中村,坐落在澜沧江边一个清泉奔涌、葡萄满坡的美丽村庄,这里最著名的是年前法国传教士修建的、中西合璧的茨中教堂。更令人震撼的是,在这个澜沧江峡谷里,它居然能吸引到周围几个村子里的藏族、纳西族、汉族、傈僳族都信奉天主教,而且信仰了年。
法国传教士不仅带来了福音,也带来了法国葡萄种子,在这个河谷里种植。至今,当地人都习惯喝着自酿的,维持了年口味的红酒。如果对红酒有兴趣,还可以到村民家里买上一瓶尝尝。
哈达村,云雾缭绕的诗意田园
在维西塔城,我们邂逅了一个叫做哈达的小村子。云雾环绕着层层叠叠的梯田、满山坡种满着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树,纳西族人在田里辛勤的耕种,恍惚回到了江南,自己儿时的乡下生活。
▲摄影:摄影工作室
JIXIANGFilm哈达村一年四季都值得来一次。三四月的春季,漫山遍野的野花开了,映衬着远山屋舍分外好看;五六月的初夏,层层叠叠的梯田被注了水,变成了一幅纳西族居民耕种的田园诗画。九十月的金秋,村子里一棵千年银杏树黄了,葡萄架上的葡萄也熟了;等一年到了头,葡萄被酿成冰酒,村子里热闹的杀猪饭也开始了。
朝圣最接近心灵的庙宇
在这里,你才领悟什么是信仰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虽然香格里拉的寺庙不如西藏布达拉著名,但即便是山崖间一个小小的最朴实的庙宇,朝圣者依然络绎不绝。
那些搂躯着腰背的老人,拄着拐杖,但脚步依然坚定。
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衣衫早已破损不堪,但心却是纯净幸福的。
松赞林寺,香格里拉的小布达拉宫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噶丹松赞林寺,在整个藏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在夕阳下沉的傍晚,拉姆央措湖圣洁的湖水映照着半山处的寺庙群,还有飘动的经幡,显得更加威严壮观,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与虔诚。
在游人还未抵达的清晨,松赞林寺才显露出它本来的宁静。每日清晨6:30-8:30,上百位僧人端坐大殿念早课,有兴趣的不妨留意观赏。
东竹林寺,一座没有商业气息的寺院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相比恢宏的松赞林寺,只有一个寺院的东竹林寺更加有当地的生活气息。这里没有很多游客,只有虔诚的朝圣者,没有气势磅礴的建筑,却藏着整个藏区三大坛城之一的巨型坛城,以及无价之宝肉身活佛。
▲摄影:微博
Rainy想旅行络绎不绝的藏民来此朝圣,他们手拉手,笑容温暖。让你越发觉得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当你面对那一张张诚挚的笑脸,回以微笑,你便会发觉,交流和祝福是那么简单。
曲登阁,一个喧嚣之外的净地
▲摄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