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纳西人过旧历新年的一些习俗。各地纳西人的春节习俗有一些差异;四川木里县俄俄亚等地的纳西人至今还保留有按纳西历法过纳西新年的习俗,如果算上纳西族各个支系的过新年习俗,那就更为丰富多彩了。
磕头拜年男子早起开门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yeqbeiqjjiqzeil),又叫“库市”(kvlsheel),意为“新年”。四川俄亚等地纳西人还保持着过纳西传统新年的习俗。各地纳西人的新年习俗各有区域性的特点。我的家乡是在云南丽江古城大研镇,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月间,纳西人发了疯”,反映出纳西人过春节热闹非常的盛况。
春节集市一瞥
按传统习俗,大年初一应该由年轻的男人早起,妇女则可以睡个懒觉。内地的人也有这种风俗,并把这种习俗解释为大年初一由妇女开门不吉利,因此应由男人开门,而纳西人则普遍把它解释为妇女辛苦了一年,新年第一天应该多睡一会,并由男人服侍。因此,小时候我早早地起来开大门,并烧上开水,冲一杯放上糯米花的红糖水,用盘子端到奶奶和母亲的床头,年幼的妹妹也得到同样的待遇。后来很多年,如果我春节在家里,也喜欢恪守这个传统规矩。
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和初一,要依次一一地向长辈磕头拜年,大人会给三五毛压岁钱,那时这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很可观的一笔钱了,我们拿它欢天喜地地买来鞭炮,变着花样地放。又买来水彩、画笔等,聚在一起画画,画好后挂起来相互欣赏。
年轻东巴也在古城街上为民众写东巴象形文春联
春节期间,丽江古城纳西人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家的花瓶里插上几束山茶花。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和门神,还在家里的每个花盆上贴上一个红纸上书写的“春”字。现在,贴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春联和贴红虎白牦牛这两个纳西神兽作为门神的市民也多起来了。在距春节还好几天,丽江古城东大街和木府附近,就有一些东巴和和书法写的好的人为市民义务写春联,也成为丽江春节前的街头一景。
市民在排队要春联(年)
祭天和祭祖是纳西人最典型的新年习俗,迄今在纳西族城乡还普遍保持着。除夕吃年夜饭前,纳西人首先要祭祖。丽江古城的年夜饭习俗,最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腌制猪头,煮熟后,要在猪嘴上插几朵野山茶花,抬到家里的神龛前,每人向祖先牌位磕头。按传统,第一块猪头肉首先要喂家里的狗和猫,因为纳西族的《传世纪》中说,是狗和猫帮助人从天神那里把五谷带到了人间,人们感激这两个人类的好朋友,所以除夕夜的猪头肉首先要切几片让他们先吃。
春节期间,丽江城乡社区民众在四方街演出自编自演的节目。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家都要带上油炸凉粉皮、油炸麦粉皮,有的还加植物色素做成不同的颜色、糯米粑粑等各种祭品去上坟祭祖。这几天,丽江古城附近的金虹山、蛇山等各家墓地集中的地方,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扫墓者。各家到了墓地后,首先要祭山神,每个家庭的墓地上都竖有一个象征山神的石头,究其实,这既是山神,也是一个管辖着一家人墓地、有些类似“土地神”的角色。在祭祀山神和扫墓时,要祭献香烛、纸钱,还祭献野山茶花,每个坟头都要插上几枝。另外一定要祭献酒和茶水,纳西语称之为“日少类少”(risalleilsal)。然后,大家一一向祖坟磕头祈祷。
祭天是纳西人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祭天在纳西语中叫“美本”,“美”是天的意思,“本”意为祭。按传统习俗,每年一般举行两次祭天仪式。第一次是在农历新年,称为大祭天;第二次是在农历七月,称为小祭天。过去,纳西族把祭天与否作为是否纳西人的重要标志,纳西人自称“纳西美本若”,意为“纳西是祭天的人”,以祭天作为本民族的主要特征,可见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古老的东巴象形文经典《创世纪》中说,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兄弟姐妹们互相婚配,导致洪水劫难。只有崇仁利恩幸免于难,他与下凡洗澡的天神之女衬红褒白命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崇仁利恩随衬红褒白命去天上求婚,在她的帮助下,战胜了天神的种种刁难,终于结为夫妻。但夫妇定居人间后久不生育,他们便派蝙蝠和狗到天上求天神赐教,天神指出要举行祭天之礼才能生儿育女。崇仁利恩夫妇照神谕祭天,生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成为纳西、白、藏三个民族的祖先。从此,纳西人祭天的习俗便延续不绝。
春节期间,丽江举办“纳西族乐舞大赛”,四乡农民都来参加比赛。年
纳西每个村寨中的祭天团体都会在附近风景优美之处设有专门的祭天场,并视为神圣之所。很多村子会选择在长有大片古老栎树丛的地方,因为栎树是纳西人象征天神的神树。
农历正月大祭天的程序是:立祭树,量神米,搬祭米箩,布置祭场,安置神石,准备祭酒,烧杜鹃叶、青松叶除秽,祭村寨神,烧火试灶。当夜,各户留一男子在祭天场守夜。不过,在笔者参加过的玉龙县塔城乡署明村现在的祭天仪式中,已没有了祭天场守夜的习俗。
祭天之日的早晨,参与祭天的村民在主持祭天的东巴家集合,然后女子身背神米篓,男子手持弓箭和象征胜利之神的长矛,扛着祭天猪,一男子手持松明火把在前引导,众人列队去神圣的祭天场。
玉龙县塔城乡署明村的村民去祭天。(年杨福泉摄)
祭天既是祭自然之天,也是祭天神之子劳阿普及天神之妻衬恒阿祖。笔者在玉龙县塔城乡的署明村和玉龙县鲁甸乡阿时主村祭天场看到,祭坛上以黄栎树象征上述二神,分植祭坛正中两边,在这两棵树下还插两根栎树枝象征崇仁利恩夫妇。此外,还祭天之舅,用柏树象征,在祭坛上立于两棵黄栎树的中间,以示纳西族传统的“舅父为大”。据东巴古籍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古代祭天要用黄牛为祭牲,并有放生一头黄牛的习俗。后世则普遍用猪当祭牲,放生一只鸡。祭猪由各家轮流饲养,每年一户一轮。
到祭天场后,人们将自制的大香竖立于神树前点燃,依长幼列队面向祭坛,由主持祭天仪式的主祭东巴领头咏诵祭天口诵经,其他东巴随之吟咏。现在署明村和阿时主村主持祭祀的东巴中,有两位村里自发组织的东巴文化传习组的学员,也有从“东巴教圣地”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来的。在署明村,参加祭天的村民们一一向诸神跪拜献酒,众人按年龄辈分磕头进香,然后进行尝酒仪式。按传统习俗,过去人们要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将一节竹管插进酒坛汲酒,现在已换成用碗和杯子喝。
在这些过程中,众人不断高吟祈吉祝福辞,之后举行杀猪大祭。先将捆绑好的猪牲供在神树前,主祭东巴以蒿枝蘸净水洒于猪上除秽,再由当年出猪牲的男主人宰杀。随后主祭者将猪血涂抹在神树神石及其他祭木上,表示血祭。两个年轻人又按主祭东巴的吩咐,把一些肉食放到附近的一棵树上,这一过程叫“给乌鸦和老鹰喂食”,因为乌鸦和老鹰在纳西族文化中是两种灵禽。继而,人人手持柏枝或青松枝向天神和祖先神求富裕、福泽,并将“福泽枝”带回,插于家中正房的“擎天柱”上。
在祭天过程中,要咏诵很多东巴经,其中最重要的是描述万物起源和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夫妇迁徙创业伟绩的《创世纪》(又译为“人类迁徙的来历”)。据老人讲,过去,此时是满场肃然,一片静默。这是震撼心灵的群体民族情感体验,它使所有参与的人情绪激越昂扬。用参与过传统仪式的老人的话讲,听一次东巴经的吟咏,仿佛又与过去的先祖见了面,仿佛又回到了先祖走过的那许多地方,回顾先祖力挫天神天舅和各种仇敌的业绩,回味始祖面对天神发出的豪言壮语,浑身的热血一阵阵沸涌。
玉龙县鲁甸县阿时主村村民在参加祭天。(年杨福泉摄)
祭生命神“素”、祭门神和山神在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一是祭石门神。腊月三十,全家祭石门神。
二是祭生命神“素”。大年初一,约四更时分,男子抢先起床生火,然后去提净水,用于祭祀生命神,为生命神除尘。黎明,由家长主持在生命神前摆设各种祭品,在院内烧天香;全家跪拜迎接生命神和祖先降临,与家人一起共度新春佳节。
三是求福泽,纳西话称之为“诺哦少”(nooqsal)。纳西人认为,在新年,要祭祀和迎接祖灵以及各种天地神灵,向他们祈求福泽。在院中竖3棵松树,称为“含英巴达子”,即福泽树,在神树下摆设祭品,全家向神灵敬拜求福泽。
四是祭山神。全家面北跪拜,户主点滇、川、藏各地纳西人居住区域的13座名山(有的说是12座)之名,祈求众山神在新的一年里,为纳西人提供放牧、狩猎的场所,并赐予更多的收获;向山神谢罪道歉,请山神原谅纳西人在过去一年的放牧狩猎生活中的过失。
五是迎灶神。在母房“吉美”的火塘灶边举行,将祭品在火中烧化,祈求灶神赐福。
纳西人春节的祭祀,不仅给丽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增添了吉祥的气氛,也使丽江呈现出古老的民俗文化独特而隽永的魅力。
原载《文化丽江:杨福泉专栏》年1月26日,此文也曾载《中国民族报》延伸阅读
逛集市,祝新年(文、图、曲)
狗年的祝福和纳西人的相关习俗(文、图)
大年初一祝福(诗、图、曲)
春节上坟祭祖(文、图、曲)
再到稻城亚丁拜雪山(文、图、曲)
春节拜谒三多庙(文、图、曲)
玉龙雪山和恩溥三多赋(文、图)
年春节的玉龙雪山(文、图、歌)
新年丽江瑞雪有感(文、图、曲)
火把节忆旧(诗、图、曲)
丽江古城文林村火把节印象和几点想法(文、图、曲)
丽江元宵节观灯(诗、图、曲)
em端/emem午/em节与草木同吟(文、图、曲)
中秋节的忆与思(文、图、曲)
走丽江茶马古道(文、图、曲)
茶马古道:一条写满历史的高原古文明之路
《西行茶马古道》选载:前言:古道序曲(文、图)
永远的歌之精灵—怀念邓丽君(文、图、曲)
传奇“藏客”李达三(《西行茶马古道》选载)
丽江春节故事回放(文、图、曲)
在丽江邂逅好莱坞影星爱德华·诺顿(春节忆旧)(文、图、曲)
丽江春节回放(续,文、图)
春节上坟祭祖(文、图、曲)
春节在丽江清溪水库(诗、图、曲)
年春节的玉龙雪山(文、图、歌)
丽江大研古城旧话(文、图、曲)
溜筒江渡口考察记(《西行茶马古道》节选)(文图曲)
再到溜筒古渡口感怀(文、图、曲)
奔子栏夜闻金沙江波涛(文、图、曲)
纳西文明—神秘的象形文古国(文、图、曲)
《丽江大研:云南的世界名城》(封面、目录、引言等)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玉龙彩云.纳西族》前言、封面、目录
纪录片《乐土?古乐》观感(文、图、曲)
台湾拍系列纪录片《纳西印象》前言(文、图、曲)
溜筒江渡口考察记(《西行茶马古道》节选)(文图曲)
再到溜筒古渡口感怀(文、图、曲)
又见玉龙十三峰(文、图、曲)
丽江“热美”文化艺术节有感(文、图、曲)
丽江洪水之殇(文、图、曲)
《丽江百年摄影》序言(文、图、曲)
异乡客融入的乐土(《古王国的望族后裔》节选)(文图曲)
丽江五一街记(文、图、歌)
丽江古城老人的风度(古城忆旧)(文、图、曲)
砍柴少年的乐趣(大研古城忆旧)(文、图、曲)
喜欢音乐的古城少年(丽江古城忆旧)
三兄妹与三棵苹果树的故事(文、图、歌)
丽江古城:一个老宅院的前世今生
丽江元宵节观灯(诗、图、曲)
回忆方国瑜教授(文、图)
心如灵珠气如兰——回忆赵银棠老师(文、图、曲)
丽江古城回族画家哈三(文、图)
尘缘片羽识周霖(文、诗、图)
沉静的艺海探索者——木基新和他的作品(文、图、曲)
丹青绘玉龙,神韵在笔底——观杨礼吉画册感言(文、图、曲)
乐于为人引路的古城老人(丽江古城忆旧)
再访纳西著名民间歌手和耀淑(文、图、曲)
纳西铜匠和善均印象
李霖灿埋发玉龙雪山(文、图)
沈从文留在玉龙雪山的惆怅(文、图)
吴冠中月夜画玉龙(文、图)
《远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记忆-》编撰札记(文、图)
读故土(《寻找丽江之魂》前言)
山野深处的招魂法事(《寻找丽江之魂》节选)
《东巴教通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后记、封面、目录等
加拿大著名摄影家乌莉眼中的纳西人(系列图)
《听“云之南”的故事—云南民间故事中小学读本》序言、后记(文、图、曲)
《云南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研究》后记、封面、目录
《纳西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前言(封面、照片)
《纳西族文化史论》目录和封面
《丽江玉龙山区域村寨发展与生态调查》前言
洛克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校译后记(文、图)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艺术欣赏与人生》简体字版序二(文、图、曲)
绿雪歌者──李霖灿与东巴文化(引言、目录、图、曲)
李在中《朵云封事》(述往)印象(文、图、曲)
旧著《生命神与生命观》(引言、封面、目录)
台湾版《寻找祖先的灵魂——重返纳西古王国》(田野纪实)(封面、扉页、目录、后记等)
《新定位大团结——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纪实》(后记、目录、封面)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玉龙彩云.纳西族》前言、封面、目录
拙著《灶神研究》四种版本(封面、目录、后记)
《当代云南纳西族简史》简介(文图、后记、目录、曲)
关于纳西、摩梭与纳族群——《纳西、摩梭民族志——亲属制、仪式、象形文字》中译本后记
拙著《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目录封面附录)
旧著《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后记(封面、目录)
走访古城堡遗址(《忠臣雅士——木增》节选,文、曲)
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封面、后记、目录)
《策划丽江——旅游与文化篇》(前言、目录)
《丽江玉龙山区域村寨发展与生态调查》前言
作者心语:我心依旧(《象形文里写春秋》选载
读故土(《寻找丽江之魂》前言)
圣山,灵山与情山—一个纳西学人对玉龙雪山的解读(序曲、封面、目录和图)
古国生死曲(《生死绎影·魂路》前言)(文、图)
旧著《生命神与生命观》(引言、封面、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