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看头条城市形象魅力四射ldquo

克拉玛依日报首席记者:刘亚峰张兆耕

以下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由克拉玛依日报记者江池、戴旭虎、李浩然、姚继东、彭召勇、闵勇、蒋剑、张珏,通讯员孙志强、佚名摄

评价一个人,有两种评价方式: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

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历、工龄、从事专业工作的时间、发表的论文数量、参与的课题研究数量、获得的荣誉成果等级……

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标准,这些量化的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这个科研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科技水平——这种客观的量化评价是必要的。

但同时,仅凭量化评价并不能够充分地、甚至不能够真实地对这个科研工作者做出较为正确的评价——非量化评价往往更加整体而深入。

学历不高,自学成才的人比比皆是;全情投入,一年当做五年干的人哪个单位都有;淡泊名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俯仰皆拾;刻苦攻关,专干别人无能为力工作的人层出不穷。

这样的人,一遇重点关键工作,领导首先会想到他。想到他的原因,往往与他的学历、工龄、论文数量、荣誉成果等量化因素基本无关。

这种评价,虽然是非量化的、无法量化的评价,但却是更真实的评价。

评价一座城市的发展成就,道理完全相同。

评价五年来克拉玛依市的转型发展成就,我们需要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产业可以量化的数据,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非量化的评价方式——

决心打造“世界石油城”的克拉玛依,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吗?

决心打造“世界石油城”的克拉玛依,对以本市为圆心的、多大的范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决心打造“世界石油城”的克拉玛依,有着怎样的超乎一般城市的眼光和胸襟?

决心打造“世界石油城”的克拉玛依,有多少魅力能够吸引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人来这里做客?

这些内容,大都难以量化。但也许这些内容比可以量化的内容更能说明这座曾经在世界上籍籍无名的小城转型发展的成就。

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市民对克拉玛依五年来变化感受最强烈的,莫过于交通状况的飞跃式变化了。

稍微夸张一点儿说,很多市民都能给市交通运输局写简要的工作总结——

克塔、克阿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克乌城际列车开通运营;直飞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郑州。“铁公机”三位一体的克拉玛依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克拉玛依已经初步成为区域交通枢纽。

年4月15日,经过克拉玛依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多方努力,自治区批准克拉玛依市为综合交通运输试点城市,要求克拉玛依“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句话,开启了克拉玛依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之门——

年10月13日,总长公里的奎屯至克拉玛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年5月,总长公里的克拉玛依—乌尔禾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年12月17日建成通车;年6月,总长公里的克拉玛依—塔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年11月30日建成通车;年8月30日,总长19.8公里的克—白快速干道建成通车。

年10月20日,克拉玛依火车站建成,乌鲁木齐—北屯经停克拉玛依站的K/2次火车客运开通运营,克拉玛依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年5月1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的T/2次“北疆之星”城际列车开通运营;年12月10日,根据客流需要,增开了一趟从乌鲁木齐南站发往克拉玛依的T/4次“北疆之星”城际快客;年6月,“北疆之星”又增加到了一日三趟。

年4月,依托石油石化产品及器材运输,在金龙镇石化工业园区建成了一座火车货运站,当时设计能力为万吨,年,通过增加设施和延长铁路线路,完成了货运站的扩能改造,目前,已经具备年过货万吨的能力。年,货运量已达万吨。

年4月11日,克塔铁路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亿元。目前,工程正在建设过程中。与此同时,克拉玛依—准东的铁路建设项目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年底,获得自治区发改委的支持,纳入了自治区铁路建设发展规划,已从远景规划改为近期即将实施的建设项目。

年12月24日,经过与天津航空公司洽谈,由其运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航线的民航客运业务;年4月8日,经过与南方航空公司洽谈,由该公司开行了北京—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北京,两段航程联程中转的航线;年7月25日,经过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洽谈,由国航开通了北京—克拉玛依,经停哈密的航线,年5月15日,又开通了北京—克拉玛依—伊犁航线,实现了克拉玛依—北京、克拉玛依—伊宁真正意义上的直飞;年8月9日起,国航开通北京—克拉玛依航线,是疆内除首府外的地州市第一个不经停直飞内地的航线;年8月16日起,中国南航开通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成都航线,是我市第二条飞往内地的航线;年11月16日,国航开通了克拉玛依—库尔勒—成都航线;年7月23日,东航又开通了克拉玛依—郑州—上海的航线。

仅仅五六年前,“内地”对克拉玛依人意味着“几天几夜”和“风尘仆仆”,而如今,克拉玛依一些超级爱美的女士甚至会“打飞的”去内地做美容,自己的车就停在克拉玛依机场。美容完之后,就如同逛了一次商场那样开车回家。

类似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乘以克拉玛依的四十万人口,就是这座城市巨大的飞跃——仿佛是一瞬间,克拉玛依与世界的距离大大拉近了。

主动出击积极进取

回顾五年来克拉玛依交通事业大发展的动因,用三个字可以概括:我要做。

市民们能坐着飞机上北京,坐上火车去首府,高速自驾游北疆,全都是克拉玛依人自己主动追求出来的、实干出来的。

不想干,就会找理由、摆困难;想干,就会主动想办法、抓机遇。

“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的实施,交通是一个关键环节。转型中的克拉玛依,自身是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优势、石油技术人才聚集优势、位于中亚油气富集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城市品牌优势的。

但如果没有通畅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具备这些固有优势的克拉玛依只能是一座美丽的孤岛。

据克拉玛依客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

9年,克拉玛依对外发送旅客量为人次。而到了年年底,这项数据就迅速增长为人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疆大发展步伐的加快,克拉玛依周边地州市人员的流动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客运公司党群工作科副科长覃瑶说。

而从产业发展看,对克拉玛依对外交通能力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旅游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兴起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有了更强的依赖性。仅年,就有16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克拉玛依。

而近几年旅游接待量数据的攀升,更加直观地对克拉玛依的交通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年,克拉玛依旅游接待万人次,比9年的游客接待量增加了万人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是在新疆暴恐案件高发期间、全疆旅游产业游客接待量持续大幅度下跌的大背景下的数据。

不需要任何犹豫了:时代给了转型中的克拉玛依一份再直白不过的“招标书”——

有路,才能来人;来人,才能来钱;来钱,才能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绝不仅仅指公路。

不想仅靠油气这棵大树过日子的克拉玛依人眼睛红了!

时任市长的陈新发认为,一个高品质、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必然是一座综合交通运输发达的中心城市。依托自治区的规划,只要审时度势,用心谋划,勇于担当,尽心作为,整合辖区现有交通运输资源,积极开拓进取,克拉玛依的综合交通运输一定能取得积极进展,城市交通运输环境一定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年5月,克拉玛依市委托北京交通大学编制完成了《克拉玛依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中有这样一些振奋人心的词句——

“推进克拉玛依—塔城—巴克图、克拉玛依—阿拉山口国际通道和克拉玛依—吉木乃通道”;“克拉玛依—呼图壁—巴里坤—明水出疆通道”;“打通沿国道经友谊峰,穿越克拉玛依市、横跨天山,连通俄罗斯和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立克拉玛依市与乌鲁木齐、奎屯、塔城、阿勒泰等北疆重要城市,以及阿拉山口、巴克图、吉木乃等重要口岸的高速公路或铁路连接”;“形成以克拉玛依为核心,由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直达航线与管道构成的北疆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根据《规划》,克拉玛依提出了在全疆建设两个经济走廊的构想,一个东西向,一个南北向——

东西向依托目前已有的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把中国东部和欧洲东北部连接起来;南北向,北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往南进入布尔津、克拉玛依、奎屯,横穿天山,进入库车、喀什,连通南亚。

这两个经济走廊在新疆交汇,即可形成世界上最大市场和世界上最大资源地联合起来的局势,并助推新疆形成强大的产业基地。

这样一来,克拉玛依所拥有的油气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人才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就能够充分地展现、发挥和贡献出来。

特别是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国际大通道打通后,将进一步推进克拉玛依乃至整个北疆西部区域对外的国际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在融合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国家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规划上的很多字句,在这五年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现实,或者正在变为现实。

连通北疆西部区域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逆向思考一下,如果不发展交通事业,在新疆大发展的今天,克拉玛依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从经济总量和人口两个方面综合考量,北疆范围内,除了克拉玛依和新疆天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府乌鲁木齐之外,主要城市有以下几个:石河子、昌吉、伊宁、塔城、阿勒泰、博乐、奎屯。

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分析,无非是内向经济发展——与首府的联系紧密程度和外向经济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紧密程度。

无论是内向经济还是外向经济,都遵循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自然规律——空间距离近,就一定有优势。

克拉玛依距离乌鲁木齐比奎屯距离乌鲁木齐远90公里;比石河子距离乌鲁木齐远公里;比昌吉距离乌鲁木齐远公里。

克拉玛依距离巴克图口岸比塔城距离巴克图口岸远公里,距离阿拉山口口岸比博乐距离阿拉山口口岸远公里;距离红山嘴口岸比阿勒泰距离红山嘴口岸远公里;距离霍尔果斯口岸比伊宁距离霍尔果斯口岸远公里。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如果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楼台”,那么,克拉玛依比不过任何一个北疆地区的主要城市。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来形容克拉玛依在北疆地区的“原生态地缘处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克拉玛依的梦想是“世界的克拉玛依”。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首先要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

于是,从近期来看,克拉玛依想要发展,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为“近水楼台”,要么成为类似于乌鲁木齐市或者周边市场国家这样的“月亮”。

现实冰冷地告诉克拉玛依,如果做“楼台”,那暂时只能是“远水楼台”——逐步被边缘化。所以,首要的选择是先做“月亮”——

年2月22日,在克拉玛依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市长陈新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克拉玛依建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北疆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提出这个目标,克拉玛依是有条件的——至少从目前看来,在北疆西部地区范围内,克拉玛依的经济总量和城市发展水平是遥遥领先的。

阿勒泰地区地委书记邓章武认为,无论是经济发展实力,还是区位优势,克拉玛依市是最有条件发展成为北疆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

他说:“北疆四地五师应共同推动,将克拉玛依市率先打造成为北疆西部区域的中心城市,并依靠这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迅速将北疆西部区域的融合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时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副州长的苗欣说,博州虽然有特色旅游资源和口岸经济优势,但其发展一直受交通因素的制约。如果能够加强与北疆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知名度最高、工业化发展水平最强的克拉玛依在交通方面的合作,博州将成为新疆向西开放国际大通道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治区政府政研室主任赵德儒这样分析——

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来看,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并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至关重要。长三角区域经济圈就以上海为区域中心城市。珠三角经济圈以广深珠和香港为区域中心城市。

赵德儒认为,北疆西部区域内,克拉玛依市的经济体量最大,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较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也是最强的,所以,应率先将克拉玛依打造成为北疆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也就是说,将克拉玛依打造成区域发展中心,不单是克拉玛依人的愿望,也是北疆西部地区各主要城市的希望。而各方共识的落脚点也完全一致——先修路。

年1月,国家统计局克拉玛依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年,克拉玛依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4%,涨幅较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一涨幅在全疆20个调查市县中排名第12,远低于克拉玛依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3.5%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

这种终端成果,只是克拉玛依区域交通枢纽建设为区域融合发展打下基础后而显现出的冰山一角。

区域融合取得突破

年5月28日至29日,北疆西部区域融合发展研讨会又召开了。

这已经是第六届了。六年前的年6月9日,首届北疆西部区域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发起者——克拉玛依召开。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而打破地域限制,开展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

当年,担任克拉玛依市市长的陈新发在致欢迎词时用一句话把发起这个研讨会的意义说清楚了。

“区域融合发展”的实质是力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为。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助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年时,包括克拉玛依市在内的北疆西部区域内的4个地州和兵团5个师的经济总量达到就亿元,占全疆的24.3%,人均超过5万元。

吃饱了饭的人,希望生活更加富足;富起来了的人,希望生活更加有品质——这是人性。

如果将这个人性乘以几十万、几百万,那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够带领这几十万几百万人实现上述理想的人,就会自然地得到广大受惠者的敬重——这也是人性。

克拉玛依人决心做这样的人——如果要用最直白的话来讲述克拉玛依发起研讨会的根本原因,就是这样。

五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克拉玛依起到了实际上的北疆西部区域融合发展的领导作用,虽然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的措辞非常谦虚。

这种领导作用,在其他“三地五师”的配合协作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年,兵团第七师与克拉玛依市首次签订了《经济融合发展框架协议》,通过五年的努力推进,双方已在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社会综合治理,以及教育、医疗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良好互动关系,并且在支持建立胡杨河市、协商解决奎东农场克拉玛依社区棚户区改造的历史老大难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务实合作。

以此为基础,年底,双方决定建立全面融合发展关系,双方党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克拉玛依市与兵团第七师全面融合发展的意见》,成立了以双方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先行推动了乌尔禾区与团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

目前,双方已制定了《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方案》,组建了联合管委会。

兵团第八师与克拉玛依市签订了棚户区改造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出资1.2亿元对克市九公里棚户区进行改造,待年10月改造完成后,约多户第八师团职工家属将告别危旧平房,住上新楼房。

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牵头,联合中国教育科学院开展了《北疆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研究》和《北疆区域教育联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各方共同签订了《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年来,区域间积极开展了师生互访交流、优势师资共享等工作,已形成发展合力。区域各方职业教育院校已达成协议,共同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的合作。区域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正逐步提升。

区域各方的政法公安部门围绕区域公共安全联防联控,共同签订了《北疆西部区域反恐维稳警务协作(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建立了区域维稳和应急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在维稳形势研判、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实战演练、应急处置,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灾难应急救援方面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区域稳定。

五年来,区域间产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农产品资源优势互补和产品运销合作体系初步完善。区域内绿翔、额河草原、西部牧业、绿成、绿丰盐业、中太肉联、红果实等21家企业,以及周边、、、、团结等14个团场产销合作不断深化,五年累计签订农副产品供销协议39项。

区域内一批立足疆内、面向中亚的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正在兴起。区域农业发展和合作模式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名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区域旅游联盟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围绕打造北疆西部区域旅游品牌和环准噶尔盆地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四地州市先后签署了《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协议》、《旅游深度合作协议》和《区域旅游互送客源协议书》。

区域各方还共同发起并成立了“新疆自驾车旅游联盟”,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特色品牌。

区域信息化交流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以信息化成果区域共享共建为目标,克拉玛依市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运作模式,组织相关企业精心筛选并在云计算平台上搭建了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数字城管等三个应用系统,优先向区域地、州、师推荐使用。

克拉玛依市已先后与兵团第七师、十师、五家渠市以及阿勒泰、塔城、昌吉、巴州、伊宁等9个地州市签订了《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区域信息化合作已深入推进。

年,克拉玛依组建了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推进协会,并与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西北数据中心和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西北分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区域信息化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

克拉玛依昆仑银行分别在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行。

六年来,以研讨会为平台,“四地五师”间累计签约项目项。

责任担当舍我其谁

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市进行融合发展,就好比原本是单独狩猎的狼联合成狼群共同狩猎,这就需要分工协作,否则便是乌合之众。

在分工当中,“头狼”的选择是最关键的工作——也就是确定一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对固定的区域经济中心地市。

这个区域经济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融合各地市经济优势,协调各地市经济行为,联系区域外部市场。

具备什么条件的地市能较好发挥这些功能呢?

第一,相对较强的消费能力。参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地市,都有着发展本地经济的第一愿望,而且希望这个愿望能最快实现。谁能提供最大的市场,谁就有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天然优势。

第二,资本与人才相对聚集。资本与人才是发展经济的两项最重要的因素,作为区域经济中心,要有为区域内地市提供资本服务和科技服务的能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资本和人才的现实载体就是第二产业能力和科技信息能力。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是有前提和基础的——第二产业兴则第三产业兴。大家需要理性看待目前社会上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评判,这是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第三,具备相对超前的发展思维和眼界。区域融合发展的奋斗目标当然是区域外部的市场。心有多大,舞台才能有多大。而相对超前的发展思维和眼界,并非仅靠努力就能拥有,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因地域文明而自然产生出的发展诉求。毫无疑问的是:工业文明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发展思想基础。因为它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整合资源的天然使命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原始动力。

盘点和分析一下“四地五师”的构成——

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和第十师。那一个地市师更加具备上述条件呢?

显然是克拉玛依。

走向世界高瞻远瞩

年10月底,时任克拉玛依市长、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的陈新发刚刚开完中国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第十次党代会,又作为克拉玛依市的党员代表,参加了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

10月27日,在分组审议党代会报告过程中,他向大会提出了一项建议:“提请自治区第八届党委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建设一条横跨天山的国际经济走廊。”

会上,陈新发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这条经济走廊北端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甚至莫斯科,南端在南亚。由北向南经过中国新疆的布尔津、克拉玛依,穿越天山后经过阿克苏、喀什、红旗拉甫进入巴基斯坦。

这条经济走廊用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作为主要纽带进行连接。在这条走廊上,根据城区综合实力,设置几个中心城区:如克拉玛依、阿克苏、喀什,由这些城市带动周边的小城镇,形成类似于大河流域性的经济生态链。

陈新发认为,建设这条国际经济走廊一举三得——

第一,可以将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能力大幅度提升。

第二,可以更高效、高速地落实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三,可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幅度提升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记者当时就在会议现场,会后立即进行了互联网中文检索。检索结果表明,这应该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明确提出以“经济走廊”的方式连接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

这个建议提出之后的19个月——年5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提出,应该建设一条中国喀什至巴基斯坦瓜达尔区的经济大动脉——“中巴经济走廊”。

陈新发的建议是否传递到了李克强的办公桌上,我们不得而知。重要的是:基层的思路和顶层的战略高度合拍了!

作为克拉玛依人,我们更有兴趣的是——

这个建议距离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年2月首次明确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恰好也是19个月。

“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的实质,是克拉玛依市的转型发展战略。是从不可持续的“资源立市”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多业兴市”的发展方式。

其主要内容“建设六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构筑两大平台”被简称为“工程”。

在“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的系统阐述中,有一段由3句话组成的、极其重要的表述——

“打造‘世界石油城’,要跳出克拉玛依发展克拉玛依;要用世界的眼光发展克拉玛依;要走高端路线发展克拉玛依。”

本报曾发表评论明确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更准确的简称应该是“3”——最后一个“3”,就是指上述3句话,这是克拉玛依转型战略的核心理念。

将这个核心理念与陈新发在自治区党代会上的建议结合起来分析,再结合下文将要讲述的克拉玛依与瓜达尔建立友好城市的具体过程来看,瓜达尔出现在克拉玛依的转型发展之路上,决非一个孤立事件,更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这是“跳出克拉玛依发展克拉玛依”的切实举措;这是“用世界的眼光发展克拉玛依”的主动出击;这是“走高端路线发展克拉玛依”的开创之举。

转型发展飞地平台

年春节刚过,他把要求市外事办,为了助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克拉玛依自身的转型发展,克拉玛依要先行一步。为此,要调动一切资源,在南亚地区选择一个具有地缘优势的地区或城市,使克拉玛依与其建立实质性联系,以图后续深层合作。

经过全方位调研之后,市外事办发现:巴基斯坦瓜达尔区所具备的地缘优势,仿佛就是为新疆和克拉玛依的发展量身定做的伙伴应该具备的。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外事办如章鱼般地向瓜达尔伸出了所有的触角——自治区外事办、全国友协、中巴友协、外交部、中国外运集团、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

终于,年4月20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克拉玛依市市委书记陈新发和巴基斯坦瓜达尔区政府主席巴博·古拉布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签署了克瓜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协议书。

年8月11日至12日,“中巴经济走廊·克拉玛依论坛”在克拉玛依成功举办;10月,来自瓜达尔的第一批5名医务工作者开始医院接受培训;年3月,瓜达尔的第一批5名教育工作者来到克拉玛依高级中学接受培训。

虽然克拉玛依是较早发现瓜达尔战略价值的城市,但在李克强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之后,特别是年瓜达尔港的运营权转交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巴基斯坦)有限公司之后,瓜达尔立刻成为了众多中国企业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yy/311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