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表彰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塔城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喜获年度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殊荣。
长期以来,塔城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关于统筹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决策部署,组织全体结亲干部与结亲点——塔城市阿西尔乡下满至巴克村村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联谊融情活动,促进指战员与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结对帮扶话家常,算好农业增收账
以“帮扶一个贫困家庭、设立一个民族团结宣传点、建立一个民族团结共建单位”为工作内容,在每次走访中,结亲干部和文员们都会带着各自的慰问品走到“亲戚”家中,紧扣农时农事,帮助结对认亲户做好农产品采摘、销售、储藏等工作,和“亲戚”们一同算好增收账。
同时,大家带着防灭火、防疫工作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资料,当起了“宣传员”,积极向“亲戚”们广泛宣传卫生健康、传染病防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防灭火知识,讲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民族大团结和宗教和睦和谐故事,切实把基层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深入牧区讲防火,点滴浓情谱佳话
从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入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全地区开展公正执法专项活动,树立消防救援队伍严肃文明形象。一方面实现沟通“零障碍”。无论是在机关指挥中心的接警台还是在各基层大队的受理窗口前,都能看到至少一名哈汉双语指战员或消防文员在接处警和各族群众办理消防业务;
另一方面打通宣传“零距离”。一支支消防救援马背“宣传员”深入牧区开展了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活动。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存在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给牧民们详细讲解了家庭防火、扑救初期火灾、逃生自救等相关知识。
打造消防模范村,以点带面谱新篇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从消防队到村民家,从市区到乡村,塔城市阿西尔乡下满至巴克村村民就这样与消防结下了深厚情缘。自年11月结对认亲活动开展以来,塔城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结合业务特点,将下满至巴克村打造为全地区首个“消防模范村”,在村子公共区域更新防宣传横幅、宣传挂图及防火公约。定期检修视频监控设备、定期充装灭火器设备、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同时,为村民们“量身定制”“消防大餐”,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火灾特点,进行了农村消防安全常识讲座。现在,身着火焰蓝的消防指战员一走进下满至巴克村,村民们就像看到家人回来一样,曾经对“消防”的认识仅停留在“着火”和“消防车”的村民们,已经懂得了简单的农村防火、灭火知识。
除此之外,支队立足塔城地区民俗风情及消防工作实际,创作了情景剧《责任》、《消防情》等反映塔城各民族和谐共处、支持消防工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并结合“”文艺汇报演出,邀请结对认亲村以及塔城地区各族人民至塔尔巴哈台演艺馆观看民族团结系列节目,大力唱响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邀请塔城地区歌舞团编排极具塔城地区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塔城地区阿西尔乡下满至巴克村开展文艺送演活动。在增进指战员与驻地各族群众感情的同时,也让支队指战员更明白的了解驻地民俗文化,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从疫情期间“难相聚”的寒冬到春寒料峭“再重逢”的季节,一幕幕场景缩影成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变成一行行文字被记录下来。塔城地区消防救援支队与下满至巴克村村民心更近、情更深,消防指战员们真正的把群众当作至亲的亲人来对待,怀着真心意,付出真感情,让下满至巴克村的亲人们深切感受到了真心实意的关怀和付出。
▌制作:塔城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
▌编辑:翟英
▌审核:程卫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