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真塔城暖男一生温暖别人的沙勒克江

仲冬时节,天渐寒,地渐冻。在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有一个普通的院落,住着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老人,他就是沙勒克江·依明。沙勒克江今年69岁,原地区食品厂的职工。年单位破产后,他开始自主创业,在塔城市大金宝市场内开了一家肉店,取名“放心肉店”,直到年退休。

兄弟不分你我

多年来,沙勒克江老人在干好本职工作外,他大量的时间,帮助别人,温暖别人;他用实际行动,播洒真情,弘扬大爱。一个个助人为乐的故事,在当地百姓中传为佳话。他和孟广志做了30年的兄弟,就是其中的一段佳话。

孟广志比沙勒克江年长10来岁。年初夏,他只身从山东来到塔城。在找房子租的时候,和沙勒克江不期而遇。了解情况后,热心的沙勒克江准备腾出一间小库房让孟广志住。

当时,妻子有点犹豫,因为孟广志毕竟不是本地人,也不知根底。“总不能看着人家没地方住不管吧?”沙勒克江说。就这样,孟广志住了进来。殊不知,这一住就是近30年。

初来乍到的老孟,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就扛个马褡子走街串巷揽活干。孟广志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帮别人修家具、盘土炕,还干上房泥、打土块……孟广志每天外出找活干,下班早或阴雨天的时候,就帮沙勒克江的妻子看孩子、打水、扫院子……

沙勒克江与孟广志一家人的合影。

熬过冬季,沙勒克江帮孟广志在建筑公司找了个到了一份不错工作,年后,老孟把妻子和1个儿子接到了塔城,两家人朝夕相处,同走一扇门,亲如一家人。

不久,孟广志的小儿子出生了,取名叫孟昭友。昭是光明、明亮的样子,也有明白事理的含义;友是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亲近和睦关系。可见,老孟对沙勒克江一家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孟昭友说,那个年代,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很紧。他们家人就靠父亲的工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于是,父亲不让他们在饭点的时候,去沙勒克江的房子里玩。对此,沙勒克江也看在眼里,但他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他就变着戏法让他们吃饱饭。

孟昭友说,有一次中午吃饭时,沙叔叔在院子里端着满满一盘拌面,招手示意叫哥哥过去闻闻香不香?哥哥不去,沙叔叔说:“叫你来闻,又不让你吃。”

当哥哥刚凑上去闻时,沙叔叔突然按了一下哥哥的头,哥哥的嘴巴和鼻子尖都沾上了菜汤。沙叔叔笑着说:“这个饭都沾上你的口水了,别人谁也不会吃了,你得吃掉!”

沙勒克江说,孟昭友从小就喜欢吃油馕,他妻子就教会孩子母亲和面。在打馕的时候,也帮他们家打一两锅,够吃上十天半月,小家伙是经常装着油馕上学的,一毛、两毛、五毛的零花钱都是他给的。还有,孟昭原刚从老家来的时候,奶子不喝,拉条子不吃,时间长了,硬是让他“培养”出来了。

沙勒克江与孟广志的合影。

对于两家人几十年的交情,沙勒克江语重心长地说:“人都是一样的,互相了解了,互相理解了,不管哪个民族都是一样。”

年,孟广志一家搬进了单位分配的楼房,但两家人并没有因为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而疏远。

年,孟广志因患肝癌病倒了,医院陪护、在家祈祷。一年后,孟广志去世了。沙勒克江雇车拉着孟广志的遗体去奎屯火化,火化后再拉回来,按照汉族人的传统,开了追悼会,体体面面地把这位30多年的好哥们送走了。

年,孟广志的妻子随儿女回山东威海安度晚年。年,沙勒克江的妻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孟广志的妻子和三个子女放下手头一切事务,分别从北京、山东赶回塔城探望。

当孟广志的妻子将她和子女凑的1万元钱交到沙勒克江的手里时,沙勒克江说什么也不要。孟广志的妻子执意把钱塞到沙勒克江手里说:“我们是不是一家人?是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

沙勒克江的儿子沙拉依丁说:“每次去北京学习,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的昭元大哥,听说我来了都会请假来陪我,虽然我们只是在一起吃顿饭、说说话,但心里感觉就是一个‘亲’。”

如今,两家的3个兄弟、6个姐妹经常互通电话,逢年过节互寄礼物,这是一段流淌在血液的真情,这是一份割舍不断的牵挂……

父母是榜样

沙勒克江,一生做好事,一生温暖别人。对此,他说:“我之所以这么做,父母亲是我的榜样。”

时光倒回60多年前,有一个排的解放军来到塔城,找不到住的地方。沙勒克江的父母商量后,把家里的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院子里的几亩闲地让解放军种。年到年的8年时间里,他们和解放军如同一家人和睦相处。

沙勒克江说,当时父亲一直做边贸生意,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可以。塔城建第一座电站的时候,父亲就捐了一笔钱。年,其他兄弟姐妹都出国去了,就他们一家人留在塔城生活。

沙勒克江翻看老照片。

年,原来在他们家住过的一位解放军军官,四处托人找到了他。

“我没有想到过了20多年还能见到他们。”沙勒克江提及这事,显得特别激动。

在乌鲁木齐见面后,这位军官拉着他的手说:“当年,你的父母给我们做饭、缝洗衣服,对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小兄弟沙勒克江,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这件事,对沙勒克江触动很大。在他心里,父母是他的榜样,学雷锋、做雷锋就是他的信仰。

沙勒克江为来到家里的孩子们讲故事。

同年,沙勒克江做起了出租婚丧餐具的小生意,锅碗瓢盆、板凳、桌子等,一毛两毛地凑起来,一次有几块的收入。这既方便了老百姓,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有经济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在他的记忆里,帮助过的人前前后后有20多人,有孤寡老人、有老红军等。时常,他会把老人领到自家的房子来,给他们做顿可口的饭菜,帮他们洗衣服、缝补衣服;逢年过节还给他们送肉过去。

沙勒克江说,自己做的事,妻子特别支持他,孩子们也愿意,所以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坚持这么多年。

传承是本分

在沙勒克江家里,有一间荣誉室,里面陈列着三代人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章、奖状。

儿子沙医院的一位优秀的医生,他笑着说:“现在是父亲的最多,我也快赶上父亲了,以后就看下一代能不能超过我们。”

年,瘫痪30多年的赵玉娥老人,在一次住院治疗的过程中认识了沙拉依丁,就此结下了一段母子般的情谊。

沙勒克江带领学生参观荣誉室。

近十年来,沙拉依丁隔三差五要去赵玉娥家里探望,每隔半个月就一定上门去给老人换导尿管。

“自己的亲人未必都能做到。”老人一说起这些事儿来,眼里就泛起泪花。

除了赵玉娥老人之外,沙拉依丁还默默帮助着七八位老人,他们都曾是他的病人。

每年的国庆节,沙勒克江都会在自家的小院升国旗。

“这些老人年龄大了,生活又困难,我作为医生,能给病人一点点帮助,他们心里都会暖暖的。”他说。

从年参加工作至今,沙拉依丁年年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年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在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了表彰。

沙勒克江除了帮助别人,还坚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在自家小院里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6年过去,沙勒克江老人风雨无阻……

来源:王高升

转自:塔城日报

如何投稿

发送稿件、素材(图、文)至

qq.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fc/107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