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和智利赵文英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及地理分布和智利13赵文英2(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2.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湖北武汉;3.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云南昆明)本文通过35个调查点的语料,对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发现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些亲属称谓的分合存在合一型、二称型、四称型、五称型等4种类型,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纳系族群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所致。还发现父辈单个女性亲属称谓的同言线与分合类型的同言线一致,这些同言线与金沙江河流流向及政区分界线一致,印证了自然屏障、政区分界的阻隔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形成亲属称谓差异的主要因素。父辈女性亲属称谓;分合类型;空间分布

一、题解

“纳系族群"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纳西等族群新起的一个族群概念,是指居住在我国川滇藏三省毗连地区的nα31?i33“纳西”、nα33x?33“纳恒”、nα31“纳”、nα31xα33“纳罕”、mα33ly??mα??s?12“玛丽玛萨”、nα33z?33“纳日”等族群的统称①。这些族群不论在居住地域的分布上,还是语言的特点上都有密切的关系。

纳系族群各支群由于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等社会背景,在方言的词汇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差异的亲属称谓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成为纳系族群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宝库。通过不同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比较研究,不但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纳系族群婚姻、家庭的状况及其演变,而且有助于认识亲属称谓词的演变规律。

李霖灿、傅懋勣两位先生是研究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开创者。李霖灿先生曾记录了丽江鲁甸纳西族的亲属称谓,并揭示了其所蕴含的婚姻制度和亲属关系,傅懋勣先生对永宁纳西族的亲属称谓进行介绍,阐述了母系家庭和婚姻制度对亲属称谓的影响②。和发源先生根据纳西族东巴古籍、永宁、俄亚、丽江等纳西亲属称谓,探讨了纳西族的婚姻和家庭③。但是目前关于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研究成果,多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对亲属称谓只做了简单的记录,还没有人从语言学和地理学的结合上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纳系族群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等5种父辈女性亲属的称谓。语料根据35个调查点的亲属称谓词(其中5个点来源于文献材料④,另外30个点的材料是作者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系统地考察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及地理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单个女性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纳系族群方言中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这5种女性亲属的类型及地理分布加下。

(一)“姑母”称谓的类型及分布

纳系族群方言中的“姑母”称谓主要有三类。一是“前缀+?i33”类,包括????i33、α33?i33、α33?i??、?33?i33、?33?i33等;二是“前缀+d?31/?i??”类,包括a31d?31/a31?i??等;三是“kv33mo33”类,包括kv33mo33、ku33mα33、ku33mo33等。不同类别各有自己的分布区,其分布见图1.

图1纳系族群“姑母”称谓分布图

从图1看,“前缀+?i33”类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北部的香格里拉县、木里县俄亚乡、金沙江以东的宁蒗县等地,“前缀十d?31/?i??”类的分布范围最小,只在个别地区使用。“kv33mo33”类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南的丽江市玉龙县和古城区等地。

从“姑母”分布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特点看,“前缀+?i33”类称谓分布的地区较其他两类称谓分布的地区相比多为偏僻的山区,交通比较闭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另外,纳系族群东巴古籍中“姑母”称谓的记载为?33?i33⑤。因而可以推断:“姑母”称谓中“前缀+?i33”类称谓产生的时间较“前缀d?31/?i?”类、“kv33mo33”类称谓早。

(二)“伯母”、“叔母”称谓的类型及分布

根据“伯母”、“叔母”称谓是否相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伯母”、“叔母”两个称谓同称;另一类是“伯母”、“叔母”两个称谓异称。这两个类型称谓的分布如图2。

图2纳系族群“伯母”“叔母”称谓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到,“伯母”、“叔母”称谓同称型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北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县,金沙江以东的宁蒗县等地区;“伯母”、“叔母”称谓异称型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南的丽江玉龙县及古城区等地。“伯母”、“叔母“称谓同称和异称的同言线与金沙江及迪庆州和丽江市的行政区划界线几乎重合。

“伯母”、“叔母”称谓,“同称型”中主要有三类,一是“前缀+?i33”类:二是“前缀+me33”类;三是前缀十d?31"类。“异称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伯母”为“前缀+d?31”类,“叔母”为“前缀十?i??"类;另一类是“伯母”为“tα??mo33”类,“叔母”为“α31?u31mo33或α??na33”类。

“伯母”、“叔母”称谓同称型和异称型分布地域的差异表现为:同称型分布地区距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异称型分布地区的交通比较便利,经济发展相对靠前,从语义特点上看,语义的发展往往是由模糊到精确,因而可以认为“伯母”、“叔母”称谓产生发展的顺序是:“伯母”、“叔母”同称→“伯母”、“叔母”异称。东巴古籍中“伯母”、“叔母”称谓与“母亲”称调相同,都称为?33me33。因而可推断出:"伯母”、"叔母”同称型内部“前缀十me33"类称谓较其他两类称谓产生得早。

(三)“姨母”称谓的类型及分布

“姨母”称谓主要有四类:一是“前缀十ni33”类,包括α33ni33、α33?i33、?33?i33等;二是“前缀+me33”类,包括?33me33、e??mi??等;三是“前缀+d?31/?i??”类,包括α33d?31/α33?i??、α33??21/α21ci33、?31d?31/????i??等;四是“?i31mo33”类,包括?i31mo33、?i31mα33、?i31mu33等。各类型的分布如图3.

图3纳系族群“姨母”称谓的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i31mo33”类称谓的分布范图最广并且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南的丽江市玉龙县和古城区等地。“前缀+ni33”类主要分布在玉龙县巨甸镇、维西县汝柯村及香格里拉县次恩丁村。“前缀+me33”类主要分布在宁蒗县翠玉乡、拉伯乡及四川省依吉。“前缀+d?31/?i??”类分布在玉龙县北部的奉科、宝山,香格里拉东部的波湾、恩水湾,木里县西部的俄亚、托地等地区。“姨母”称谓的同言线与金沙江及迪庆州和丽江市的行政区划界线几乎重合。

“?i31mo33”类称谓分布地区离纳系族群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丽江市较近,其他三类型称谓分布的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多为较偏僻的山区。并且从词形上可以看出?i31mo33为汉语普通话?i3?mα33“姨妈”的借词。因此可推断出其产生和发展的演变链为:“前缀+me33"类→“前缀+ni33”类→“前缀十d?31/?i??”类→“?i31mo33”类。

(四)“舅母”称谓的类型及分布

“舅母”称谓主要有四类。一是“前缀+?i33”类,这类称谓包括α31?i33、a21?i33、?33?i33、?33?i33等;二是“前缀+?i??”类,包括α31?i??、α21t?i?2、a31?i??等;三是“前缀+d?31/?i??并用”类,包括α33d?31/a31?i??、α33??21/α21ci33等;四是“前缀+t?y??mo33"类,包括α33t?y??mo33、?31t?y??mu33、a33t?y??mo33、α33t?y??mu33等。“舅母"称谓各类型的分布如图4。?

图4纳系族群“舅母”称谓的分布

如图4所示,“前缀十t?y??mo33"类称谓分布地区比较集中并且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丽江市玉龙县、古城区,香格里拉县开发区及永胜县顺州等地。“前缀十?i33”类主要分布在玉龙县塔城、鲁甸、奉科,香格里拉次恩丁,宁蒗县翠玉、拉伯等地。“前缀+d?31/?i??并用”类只在香格里拉县波湾和恩水湾地区使用。“前缀+?i??"类主要在维西县加木壳、汝柯及木里县俄亚大村使用。

根据“舅母”各类称谓的地理分布及东巴古籍的记载,可以推导出其产生发展的演变链是:“前缀+?i33"类→“前缀+d?31/?i??并用”类→“前缀十?i??"类→“前缀十t?y??mo33"类。

小结:以上5个称谓(图1~图4)的分布图,显示了“伯母、叔母”、“姑母”、“舅母”、"姨母”4组称谓的同言线基本重合。这组同言线束与河流的走向、行政区划分界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形成了以金沙江、五郎河、无量河为分界线的南北、东西差异的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空间分布的格局。金沙江北部地区多为远离各行政区中心城市的偏僻山区,交通条件闭塞,经济发展较滞后;南部地区纳系族群多居住在山间平坝,交通较北部地区便利,经济文化较北部发达。图1~图4显示,金沙江南北部地区的父辈女性亲属称谓差异较大,北部地区的称谓产生和发展阶段较南部地区的早,五郎河南北部地区的称谓差异明显,北部地区称谓产生和发展阶段较南部称谓靠前,无量河东西部地区的称谓有差异,东部地区称谓在发展时间链上较西部地区早。

三、亲属称谓的分合类型及地理分布

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的称谓中,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分合类型。如有的地方“伯母、叔母、姑母、姨母,舅母”共用一个词;有的地方用两个词,“伯母、叔母,姑母”共用一个词,“姨母、舅母”共用一个词。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分合类型主要有:合一型、二称型、四称型、五称型等4种类型。不同类型反映出纳系族群不同地区的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的特点,从差异中能够窥见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历史演变。下面逐个考察每个类型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一)合一型的地理分布

合一型指的是“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这五类亲属共用一个亲属称谓。这个类型主要在香格里拉次恩丁村、玉龙县巨甸阿瓦村使用。其具体形式见表1。

表1合一型的分布

次恩丁村“母亲”作?33m?33/?33mα33,除“母亲”外父辈其他女性亲属都共用一个称谓即?33?i33;阿瓦村的“母亲”为α33me33,其余父辈女性亲属都称作α33?i33。次恩丁村和阿瓦村这两个地方的亲属称谓,除了对亲生母亲和其他女性亲属有所区分外,不对其他女性亲属的亲疏来源进行细分。说明这两个地方的纳系族群曾经历过若干女性集体同若干男性伙婚的婚姻制度,“伯母、叔母、姑母、舅母、姨母”等女性在伙婚中同属一个婚姻集团。

(二)二称型的地理分布

二称型指“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这五类亲属用两个词称呼。其分布地区是:香格里拉恩水湾、波湾,木里县俄亚托地、大村,宁蒗县翠玉、拉伯,维西县汝柯等地,见表2。

表2二称型的分布

如表2所示,这一类型中还有5种情况,即5个小类。

第一类是“伯母、叔母、姑母”的称谓相同,而“舅母、姨母”用另一个称调,其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恩水湾和波湾村。“伯母、叔母、姑母”是父亲一方的亲属,“舅母、姨母”是母亲一方的亲属,恩水湾村和波湾村的纳系族群能够对这两类亲属进行区分,这是父系专偶婚姻制度萌芽的体现。

第二类是“伯母、叔母、姨母”用一个词,“姑母、舅母”用另一个词,其分布在如四川木里县托地村、宁蒗翠玉宜底大村及拉伯新庄村。值得注的是,宁蒗宜底大村摩梭人和新庄村纳西族的“母亲”与“伯母、叔母、姨母”称谓相同,都称为?33me33,这是摩梭人曾经历母系婚姻家庭制度在亲属称谓中的体现。

第三类是”伯母、叔母、姑母、姨母”共用一个称谓,“舅母”单独使用一个称谓,其分布在维西县汝柯村。

第四类是“伯母、年长于父亲的姑母、年长于母亲的姨母、年长于母亲的舅父之妻(舅母)“共用一个称谓,“叔母、年幼于父亲的姑母、年幼于母亲的姨母、年幼于母亲的舅父之妻(舅母)”共用一个称谓,其分布在四川木里县俄亚大村。

第五类是”伯母、叔母、舅母、姨母”共用一个称谓,“姑母”单独使用一个称谓,如四川木里依吉纳日人。

第三、四、五种情况中不同亲属关系的女性称谓相同,这是历史上伴随男子娶妻现象的产生,逐渐从具有伙婚性质的对偶婚中产生舅表婚、姑表婚等婚姻家庭制度的体现。

(三)四称型的地理分布

四称型指“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这5个亲属分别用4个称谓词称呼。有的地方“姑母、舅母"共用一个词,有的地方“舅母、姨母”共用一个词。这个类型主要分布在丽江市西北部的塔城老村和维西县东南角的加木壳。见表3。

表3四称型的分布

(四)五称型的地理分布

五称型即“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这5个亲属各用不同的词称呼,这个类型分布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分布在丽江市玉龙县和古城区,香格里拉开发区及永胜顺州分水岭等地,这些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先进。具体形式见表4。

表4五称型的分布

表4中列出的这些地区比其他地区较早进入父系专偶制家庭婚姻制度,因而其父辈女性亲属称谓已发展为一种称谓对应一种亲属的“专称式”亲属称谓。

词汇的发展往往是由少到多逐渐丰富起来的。纳系族群父辈这五类女性亲属称谓的类型,也是由多种亲属关系对应一个称谓的“类称式”亲属称谓发展到多种亲属关系对应多个称谓的“专称式”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东巴古籍中对这五类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记载为二称型,即“伯母、叔母”这两类亲属合称为e33me33,“舅母、姑母、姨母”这三类亲属都称作e33?i33⑥。

因而我们可以推导出这五类亲属称谓分合类型发展顺序依次为:合一型→二称型→四称型→五称型。

四、亲属称谓地理分布差异的阐释

根据以上纳系族群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语言学特征和地理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能够证明语言和地理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归纳起来,存在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父辈女性亲属称谓中保留古老特征的,多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的山区。产生较晚的称谓,多分布在坝区。

二是父辈女性亲属称谓分合类型的分布呈现出以金沙江为界限的两北、东西对立格局。“合一型”、“二称型”、“四称型”等“类称式”父辈女性亲属称谓,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北的维西、香格里拉、木里及金沙江以东的宁蒗等地区;“五称型”的“专称式”父辈女性亲属称谓,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南和以东的丽江市玉龙县和古城区等地。

为什么会产生以上两个特征?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的不同,影响亲属称谓的发展不平衡。

亲属称谓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在语言上的直接反映。由于语言的演变与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的演变不是同步的,而且语言的演变往往滞后于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的演变。历史上某些婚姻制度消失了,而语言中的称谓还保留下来,因而从亲属称谓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遗迹。如:宁蒗县永宁地区的摩梭人曾经历母系的家庭和婚姻制度,以母系血统作为亲属关系的基础,母亲的姐妹即“姨母”也视为自己的母亲,“姨母”和“母亲"称谓相同。从他们的称谓中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母系家庭和婚姻制度。但丽江地区的纳西族较其他地区纳西族较早进入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他们以父亲的血统作为亲属关系的基础,因而“母亲”的称谓和其他女性亲属的称谓已严格区别。从两地的差异中,可以看到亲属称谓发展的不平衡。

二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亲属称谓的发展。

纳系族群居住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财产观念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亲属称谓形成差异。母系社会大家庭阶段,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产是整个母系大家庭所共有的,不存在财产分配的问题。这种经济条件造成人们对亲属亲疏程度认识的模糊性,因而对每个亲属没有专门的称谓,而是用类别式的称谓对多种亲属关系的亲属进行称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父系社会出现,人们财产私有观念逐渐加深,对亲属亲疏关系的划分就越来越清晰,因而每个亲属都有了相应的称谓来指称。

三是民族接触、语言接触的差异,也会造成亲属称谓的差异。

纳系族群各支群呈本族群小聚居,与不同民族大杂居的分布格局,因而各支群的民族接触、语言接触环境各不相同,其语言包括亲属称谓词也会受到不同民族语言的影响。如:宁蒗县纳系族群主要与普米、彝、藏等民族杂居,其语言受这些临近民族的影响;丽江地区纳系族群主要同白、藏、彝、汉等民族杂居,其语言也受周边民族的影响;香格里拉纳系族群主要与藏族杂居,必然多受藏语的影响。特别要提及的是,丽江地区纳系族群与汉族接触的时间较其他地区纳系族群早,所以丽江纳系族群的亲属称谓较早地、较深地受到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影响,从中吸收了大量汉语亲属称谓来丰富自己。

四是地理位置也会造成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般看來,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条件不便的地区容易保留本族语言的固有成分;反之,地理位置处在交通便利的地区,不容易保留本族语的固有成分,而更容易吸收新的语言成分来丰富自己。纳系族群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因而河流是亲属称谓差异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如居住在金沙江水流平缓或江面相对狭窄地段的纳系族群,不同地区交流相对频繁,因而其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差异就较小。而居住在金沙江水流湍急或江面较宽地段的纳系族群,不同地区交流相对困难。因而两地亲属称谓的差异较大

①关于“纳系族群”概念的界定,木仕华先生在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提出“纳系族群”这一族群概念,其中包括纳、纳喜、纳恒、舒幸、汝卡、玛丽玛萨、纳罕、拉仍、纳木义等11个族群。参看木仕华.谁是MOSO(摩沙)?论古摩沙的分化与“纳系族群“的认同及识别问题[J].思想战线,,(3)。及木仕华.论藏彝走廊中纳系族群与槃木族群的共生关系[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袁晓文.藏彝走廊:文化多样性、族际互动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等文章。杨福泉先生根据族称,把族称有“纳人”之意的族群称为“纳族群”,参看杨福泉.关于藏彝走廊中的纳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②傅懋勣.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亲属称谓[J].民族研究,,(3)。

③⑤⑥和发源.纳西族的婚姻家庭与亲属称谓[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④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波湾村亲属称谓参看: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乡次恩丁村亲属称谓参看:徐继荣.次恩丁村纳西话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经济开发区杨家村亲属称谓参看:陈文美.云南香格里拉纳西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托地村亲属称谓参看: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依吉乡亲属称谓参看:严汝娴、宋兆麟等.四川省盐源木里两县纳日人社会调查[A].四川省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

?原文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研究”(CX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和智利,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博士,研究方向为纳西语及社会语言学。执行主编和志菊责任编辑杨杰宏和耀寰

◇第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fc/6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