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G爱要久爱祖国小白杨哨所歌

本文转自美丽九师   年著名军旅艺术家梁上泉来到边境采风时,看到一名战士在日记中写道:“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有感而发,在回京的路上立即写下了小白杨的歌词。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就演唱了这首《小白杨》,随着电波立刻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随后塔斯提边防哨所更名为小白杨哨所。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新疆兵团慰问演出,歌唱家阎维文登上小白杨哨所再一次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演出时阎维文激动地说:“我唱了20年的《小白杨》,今天终于见到了小白杨。”

  如今,小白杨哨所已不单是边防哨所,它是边防人守卫边疆的地标,是书写的忠诚的赞歌。

孙龙珍家乡人万里寻亲

将新疆小白杨带回家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军旅歌唱家阎维文唱的《小白杨》曾感动无数人,歌中小白杨树如今已经长成30多米的参天大树。

  “咔嚓、咔嚓……”剪刀在吴俊手中挥动,50根内膛枝从白杨树上被取下。进行保湿处理后存入保鲜盒,这50根内膛枝远赴孙龙珍烈士家乡江苏泰州,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扦插成活后,移栽至泰州海陵区城西街道引东社区孙龙珍故居旁种植。建成白杨林,弘扬烈士精神,宣传小白杨戍边文化。

  吴俊是江苏的园林专家,也是泰州海陵区城西街道赴一六一团祭奠孙龙珍烈士代表团的成员。6月10日是孙龙珍烈士牺牲50周年,他们专程来到“小白杨哨所”……

她是歌曲《小白杨》的原型

  50年前,19岁的孙龙珍响应“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来到新疆,她在巴尔鲁克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屯垦戍边。年6月10日,怀孕6个月的她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9岁。遵照孙龙珍家人的要求,战友们把她的遗体安葬在塔城地区塔斯提河畔。同年8月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年,塔斯提边防哨所战士程福生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探亲。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团坐在一起吃饭时,他自豪地讲述了哨所的光荣历史以及战友卫国戍边的事迹,当他讲完孙龙珍烈士的故事时,程福生的母亲感佩不已。哨所炎炎夏日连一棵遮荫纳凉的树都没有,使老母亲难过万分。儿子离家归队那天,她把自家培育的10株白杨树苗郑重交到儿子手中,让白杨树陪伴战士们守卫边防。

  哨所缺水,风沙大,小白杨苗相继枯死,最终只有一棵活了下来。后来,总政歌舞团创作组到新疆采风,军旅艺术家梁上泉为小白杨的故事和孙龙珍烈士事迹感动,写下歌曲《小白杨》,随后歌唱家阎维文把它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塔斯提哨所从此更名为“小白杨”哨所。

  

烈士精神在新疆代代相传

  “龙珍走了,我还记得那天中午,她吃了一碗白菜糊糊,锅上还热着晚上要吃的油饼。”曾和她在一个民兵班的吴志贤流泪了,老人亲历了战友的牺牲。

  孙龙珍烈士牺牲后,她所在的班更名为“孙龙珍民兵班”,这个班由清一色的女兵组成,继续执行着屯垦戍边任务。半个世纪来,一代代女民兵传承着孙龙珍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的精神,多次配合边防官兵完成巡逻执勤任务,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等荣誉称号。

  “龙珍”这个名字至今在一六一团无处不在,孙龙珍纪念馆、龙珍亭、龙珍路、龙珍公园、龙珍中学等,无不表达了当地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深情。

  孙龙珍的女儿于敏秀说,父亲于志林追随母亲来到这里戍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7年,“母亲走后,父亲一直不肯离开这里,就是舍不得离开母亲。”于敏秀说,每年清明节,于志林都会带着女儿来到烈士陵园为爱妻扫墓,再到纪念馆看看爱妻留存的唯一遗像和遗物。

  于志林常对女儿说:“你虽然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但你妈妈牺牲得很光荣,党和政府不但为她树碑立传,还以她的名字命名纪念馆,这是我们家的骄傲啊!”

  于敏秀住在额敏,妹妹在伊犁,姐妹俩多次邀请父亲和她们一起生活,但老人始终不肯。就这样,老人在这里一守就是一辈子。“父亲让我明白了,守护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小白杨将成泰州红色精神地标

  50年过去了,在中国的一东一西,串联起一道红色纽带,这就是孙龙珍勇于奉献的戍边精神。此次探访,一六一团石泉社区与泰州城西街道引东社区结成了“党建结对共建社区”。

  “于爹好!”“于爹好!”……当住在一六一团石泉社区孙龙珍的丈夫于志林老人听到地道的泰州方言,激动地久久说不出话。他也用泰州方言与家乡来客热聊起对家乡的思念,从老泰州的九龙桥聊到现在的长江大道,从过去的郑家村聊到现在的引东社区……

  代表团给英雄家人带来了家乡人的影像资料,以及孩子们给他们写的信、画的画。

  孙龙珍的事迹在泰州几乎家喻户晓,“课堂上听了孙龙珍奶奶的故事,心里感慨万分……”当于志林和于敏秀打开家乡客人带来的数十封孩子们的信,两人被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深深打动,“没想到母亲对家乡孩子们的成长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非常欣慰。”于敏秀说。

  一段家乡亲人的影像资料让于志林热泪纵横。影像拍摄于5月31日,泰州海陵区城西街道工作人员到引东社区探访,听说他们要去新疆看孙龙珍,乡亲们都聚集了过来。“孙龙珍,我记得,扎两个辫子。”“孙龙珍,为人非常好。”大家讲述着记忆中的那个姑娘,不少人眼睛里含着泪花。孙龙珍仍健在的嫂子(上图)说起她时仍激动万分,颤颤巍巍拿出孙龙珍烈士曾获得的荣誉证书给大家看。

  在泰州海陵区城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倩看来,只有踏上了这片土地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守卫边疆,真正明白小白杨精神的意义。把小白杨精神带回家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夙愿。我们要让这些树枝变成树林,成为城西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的地标。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ms/6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