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其文化充满包容性。地处新疆西北一隅的边陲小城塔城更是如此。由于历史上与俄罗斯多有接触,人员过往多,交往频繁、时间跨度长,在各个方面都深受其影响,从民俗风情到城市布局、建筑风格,无不显示出文明荟萃、色彩多元这一开放、大气的特点。
早年,中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在新疆工作时,曾偕友西游,前往塔城观光揽胜。塔城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这座城市建筑和风气,有浓厚的欧化风味。”所谓欧化,就是俄罗斯风情。比如,塔城的大街两旁大都耸立着高大的青皮白杨,而居民小巷两边多是高低错落有致的丁香树,甚至有一条巷子就以“丁香街”命名;而居民院落中多植苹果、海棠和山楂;显眼的公共场所大都是绿色铁皮覆顶、厚实的墙被刷成白色的俄式建筑。屋檐和门窗饰有木雕的俄式建筑;居民院落和室内则粉刷成淡淡的湖蓝色。漫步街头,绿色的屋顶,白色的木质窗棂和厚实洁白的墙体掩隐在沙沙摇摆的白杨树下,别有一番情趣。
在众多建筑中,有一座建筑迥然有异,颇显得与众不同。塔城一般建筑大都是由土坯砌墙的平房,绿色铁皮的起脊屋顶,墙面用泥抹平,然后用石灰刷成白色或淡蓝色。唯有这座建筑是斗篷式黑铁皮起脊屋顶、墙体全部用砖砌成,外墙漆成朱红色。红墙上一排刷了绿漆的排水管,从屋顶直通地面,排水管上端的雕花铁皮盒子,像是为屋顶安了无数个眺望台。因为地下室有一半在地面之上,加上房屋高大、墙壁厚实,整体比一般建筑要高出一倍。这一切使得红楼看上去显得雍容华贵,气势非凡,在这偏远的塞外小城,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这就是塔城的标示性建筑——红楼。
红楼位于现塔城市区西北的文化路,占地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大小房屋16间,天棚地板,铁皮房顶,拱形门框窗棂边上,绘有圆形、菱形等几何图案,房檐和墙体饰有浮雕。图案精美大气,是典型的俄式风格。临街的墙全部呈浅红色,故而人们称之为“红楼”。它的主人是俄籍塔塔尔商人热玛赞?坎尼雪夫(也称热玛赞阿吉)。
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沙俄取得了在塔城设领事、贸易免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到塔城做生意的俄国商人渐渐多了起来。其后,由于中俄又签署了一系列对俄商有利的不对称协定,到塔城经商的俄国人更是蜂拥而至。19世纪末,热玛赞?坎尼雪夫随舅舅在新疆开设了吉祥涌洋行,家族许多人随之迁居经商,家族收购新疆皮毛、棉花、肠衣和各种土产,出口至俄国和欧洲,再从俄国进口日用百货,批发兼零售,生意网点遍布南北疆,远达甘、陕、汉口、天津,获利异常丰厚。
热玛赞?坎尼雪夫是于年来到塔城开拓市场的。为了占领塔城市场,他不惜巨资,聘请了俄国建筑师设计和塔城优秀工匠,选用上好材料,历时三载,才于年在城区西北的一块三角地上建成了这座当时塔城最为高大豪华的建筑物。其后,热玛赞在此落地生根,经营大宗土特产的进出口贸易,结果非常成功,他的吉祥涌分号很快就成为当时塔城的贸易中心,显示了吉祥涌洋行在新疆外商洋行中的显赫地位。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俄商洋行逐渐失去靠山。为此,他们曾经暗中资助进入塔城的沙俄白军,企图复辟。后来看大势已去,大都于年后加入中国籍,转而结交新疆官府,继续经营。由于热玛赞长于经营运作,其吉祥涌仍是诸商行中的翘楚。
热玛赞无子嗣,他死后吉祥涌洋行产业由其弟那木土拉的三个儿子哈桑、胡赛因、谢里夫继承。胡赛因为乌鲁木齐吉祥涌洋行经理,哈桑担任塔城吉祥涌洋行进出口总经理。由于其雄厚的实力和人脉关系,一度为政府所倚重。金树仁倒台后,胡赛因曾一度担任新疆省地方维持会委员及政府委员。
盛世才执掌新疆权柄稳固后,为了强化独裁统治,打击地方势力,搜刮钱财,不断炮制各种“阴谋案”打压异己,将一批批军政官员、蒙哈王公、宗教上层及富商巨贾构陷网中。年2月,哈桑、胡赛因被先后逮捕入狱。吉祥涌洋行总号分号的所有财产都被没收。据说,仅从胡赛因处收缴的黄金就有27个煤油桶之多。塔城红楼也作为“逆产”被政府没收。不久,哈桑、胡赛因在狱中多次受到刑讯,在凄惶惊惧中病死。谢里夫流落塔城,无依无靠,只好栖身清真寺,最终也贫病而死。年,寂寞冷清的红医院,三位俄罗斯医生在这里开设西医门诊。三区革命时,红楼归还原主,不久热玛赞?坎尼雪夫家族后人又将其捐出,医院。
新中国建立后,红楼被辟为塔城专署机关办公楼。年,行署机关另迁新址,行署农林畜等科(局)进驻办公。年,红楼划归塔城报社使用。年7月,红楼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25日,塔城红楼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地委、行署筹资余万,在红楼原址建塔城博物馆。同时对红楼进行全面整修,并依照红楼的建筑风格续建了一座平方米的两层楼展厅,布展塔城历史文物,与红楼自身历史一同,供人凭吊缅怀。
在塔城,俄式老建筑不少,一部分是百年前中俄通商时俄国商民及受俄国习俗影响的本地居民修建,一部分是建国后由原苏联援建的,如现在年龄50岁以上的人还能想起的除红楼外,还有双塔、塔城领事馆、塔尔巴哈台影剧院(已拆除)、塔城四中的黄楼、塔城师范旧楼等。但是,这些建筑大多数已经损毁消失,或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拆除,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今天见到的红楼是为数不多的遗存建筑之一,也是最精致的代表性建筑。多少年来,它与塔城这片多情的土地默默守候,不离不弃,让一代代塔城人认同了它的守候,也习惯了它的守候。
今天的红楼,依然优雅时尚,美轮美奂,历久弥新,就像一座记述历史的丰碑,历经风雨而不磨灭,穿越时空,见证了塔城的百年沧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