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是指我国远古时代的两位著名老中医岐伯和黄帝,“岐黄”因医术精湛而著名。医院,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岐黄”群体,在第二党支部书记、内二科主任马军同志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让患者感动,以高质量的医疗技术让患者满意。
马军同志从医25年,入党19年,作为一名医生,他珍视每一个生命,精心为病人诊治,从不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缔结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科主任,他真抓实干,以身作则,在他的管理下,内二科工作井然有序,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作为支部书记,他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要求,为全院职工作出了表率。
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马军同志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心内科专业的医生,每天面对着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面孔,听到的是呻吟,见到的是病痛。也许是职业的特殊性,会使我们中的部分人同情心淡漠,从医以来,他却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他总是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一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每一位患者的医疗权利。
患者殷启荣,已经80多岁高龄,考虑阑尾炎、全身状况差,医院治疗,没有明显的改善。回来后,住进了我院外一科,当时已报病危,患者瘫痪在床。马军同志会诊后,诊断该患者为腰椎结核、肺心病晚期等,考虑到患者情况差尤其是心肺功能较差,立即将患者转入内二科,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腰椎结核治愈了,肺心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下床了,生活可以自理了。现在这位老人,一有不舒服,自己来到内二科,他总是说:“马大夫能真正替我们患者着想,让他看病,我放心”。
患者也尔森因重度酒精中毒,全身皮肤溃烂,臭不可闻,可是因为家境贫穷,无法住院治疗,只有一位老妈妈在家照看。马军知道后,多次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着护理人员前往他家中为其诊治,直到患者痊愈。
这些年来,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治愈了无数的患者,凡是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没有一个不称赞他技术过硬,没有一个不夸赞他服务态度好,没有一个不钦佩他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和忘我的工作干劲。
二、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医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仅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现救死扶伤的,必须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从医以来,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这些年来,他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相继在知名医学杂志上发表。
马军同志对医学事业倾尽心血,无怨无悔!他说:“医学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事业、情感和思维,他们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医院、交给医生,这是何等神圣而重大的责任啊!所以我愿意在医学的征途上跋涉、探索、攀登险峰。”
患者曹瑞明,因冠心病突发阿斯综合征,病人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心率降至20次/分,怎么办?经过全科医生紧急会诊,认为挽救患者生命,只有一个办法,为患者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马军同志在X线的辅助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手术,为患者成功植入了心脏临时起搏器。很快,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心率。事后,患者感激的说:“是马主任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呀!”。近年来在援疆专家的扶持下,相继开展了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等新项目,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使很多危重患者重获新生,很多病人称找马军医生看病我们放心。
他积极学习临床最新指南规范,使得科室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上更加规范,每年救治危重病例近千例,近年来数十例心跳骤停患者在内二科参与救治下,经我院抢救成功。
三、勤于管理,带教新人
他把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科室发展的的生命线,建立健全科室的管理制度,医院管理的各项规章及核心制度,通过开展三基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制度,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务人员凝心聚力,专注于医疗技术发展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科室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马军同志总能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医德,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工作中,他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医务人员。记得一个夜班,跟护士小宋搭班的是一名年轻的医生,凌晨一点多,小宋接到急诊科的电话,一名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内二科进行紧急会诊。患者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50mmhg,二氧化碳分压80mmhg,经过会诊这是一名重度二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是,就在这时56床一名脑出血的重症患者血压骤降,血氧饱和度55%,情况危急需要进行抢救。各种紧急问题凑到了一起,使这位年轻医生慌了神,情急之下,他想到了马主任。只是一个电话,马军同志就马上赶到了科室,立即投入了紧急的抢救工作。记得,那天处理好所有的病人,已经深夜五点多了。看着将近五十岁的马主任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科室,小宋心里无限感慨。事后那位年轻的医生对小宋说:“马主任,就是我的定心丸,只要他在,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就在旁边看着我,我都觉得安心。”
四、甘于奉献,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医生,马军不仅具备了扎实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同样具备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他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像教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有的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和枯燥的工作,既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时候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他对自己职业的选择,从来无怨无悔。
在他的心中,只有对医学高峰的追求与渴望,只有对医疗事业的执着忠诚,只有对病人的大爱无疆,只有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无私奉献。中国梦,劳动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亿万中国人的劳动,构筑中国梦需要无数像马军这样辛勤耕耘的劳动者。让我们以马军同志为榜样,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立志鸿鹄,展大鹏翅,圆中国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