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激励措施、地方试点、绿色评估与认证等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一些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地区,绿色金融标准设定、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源源不断,为当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建立、完善并推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确保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减少市场风险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针对部分绿色金融产品推出了一些独立的绿色金融标准,但离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在绿色金融进入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自去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摸索建立绿色金融的相关标准。
以新疆为例:
一是新疆作为农业大省,具有农业产业基础好、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的特点,对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强烈需求。新疆农业污染不严重,农作物特色明显,农业主产区的地理区位特点适宜规模化种养殖,丰富的日照和积温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孕育出品质优异的棉花、红枣、葡萄干等特色农产品。同时,新疆具备发展绿色农业的资源条件,如新疆的腐殖酸资源丰富,富含腐殖酸的风化煤、褐煤资源储量达亿吨以上,在哈密市、昌吉州、塔城市三地的分布较为集中,其中的腐殖酸含量达50%左右,灰分一般不超过10%,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以腐殖酸产业带动新疆农业的绿色化是一条现实路径。在当前社会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新疆对发展绿色农业存在迫切需求,亟须金融提供引导支持。
二是新疆风力和光热资源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绿色金融支持这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通过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升工业绿色化水平的需求十分强烈。新疆风力和光热资源丰富,品质高,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全年太阳能总辐射量每平方米~兆焦耳,仅次于青藏高原。新疆在我国能源布局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地位,既是大型风电和光伏并网发电基地,又是煤炭储备基地。年上半年,全国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新疆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占到全国的12.48%。截至年,全国并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兆瓦,新疆装机容量兆瓦,占到全国的15.23%。截至年6月末,哈密市电网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经突破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4.8%,其上网电量的绿色化水平已经远超出全国平均。清洁能源外输条件好,清洁能源外输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风电装备和光伏器件产业基础好,金风科技、特变电等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三是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是推进新疆经济绿色化改造和推动新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出实效的现实需要。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是新疆农业“上台阶”的必由之路,只有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充分发挥腐殖酸资源优势,提升生产的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与环境的友好互动,才能推动新疆农业从分散、低端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的高端模式,也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绿色金融才能介入并提供更好的支持。清洁能源逐步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家对新疆能源产业的战略定位决定了新疆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绿色金融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疆要抓住两者过渡的“时间窗口”,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清洁能源产业为抓手,为新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做出贡献,带动新疆经济的整体绿色化改造。
“发展绿色金融,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这既包括政府设计创新机制的能力,也包括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的能力。”清华大学金融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说,从实践来看,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机构推出了大量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分析工具,包括绿色ABS、绿色建筑保险、绿色指数及产品、环境压力测试方法、绿色评级方法等。
其中,自年开始,工商银行开展了全球首个环境压力测试。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周月秋说,对银行业的环境压力测试,可在量化评估环境因素对企业成本和效益影响的基础上,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给和价格,以金融杠杆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在绿色信贷方面,创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涵盖绿色交通运输、工业节能节水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等产业。
比如,“绿色能源贷是以绿色能源未来收益权作为质押,为项目主体提供融资的产品模式”。钱洪文说,信用贷款一般准入条件较高,但绿色能源未来所能获得的收益权只要稳定可期,就可以作为还款来源,也可作为抵押品质押融资。
一些第三方机构也在积极推出相关互联网工具,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蚂蚁金服公共事务部副主任宋丽君说,蚂蚁金服致力于让绿色金融普惠化,其开发出的能够计算个人碳足迹的创新系统,可为消费者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技术的力量,提高绿色金融效率,让绿色金融服务变得更为快捷高效。
环境效益开始显现
当前,绿色金融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显现。一方面,绿色金融正成为金融业的新利润增长点,从风险收益角度改善了银行资金的行业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绿色金融资金向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倾斜,环境效益凸显。
织里童装产业带是浙江湖州市最具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之一,童装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已居全国首位。但产业带周边“低小散”的砂洗、印花等配套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阻碍。
如今,通过提供统一的供能供热、污水处理等服务,该产业带每年可减排污水万吨,减少COD排放吨,减少氨氮排放30吨,节电万千瓦时,节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7吨,减少烟尘排放12。6吨。同时,可节约土地亩,预计今年产业带总产值可达10亿元,利税可达万元以上。相比“一刀切”强制拆除,或限制‘低小散’企业等伤筋动骨般的处理方式,绿色金融服务无疑助力了传统产业的保护和升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除了从供给角度推动绿色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绿色金融还能引导消费者逐步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和习惯。
乌拉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