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肚子收一下”
“那边那个,把肚子收一下,这样拍出来好看。”
十六年来,数不清是第几次听到这句话了。
是啊,把肚子收一下,看起来不就瘦一点,也就好看一点了吗。
可是,每次这样被别人好意的提醒后,我感觉被压缩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肚子,更是自己对自己的喜爱程度。
为什么,我不能用自己最自然的状态站在镜头前呢?
如何才能怎么吃都不胖
为了迎合这个世界的审美,许多人走上了减肥的道路,但又放不下对美食的渴望,于是“如何才能怎么吃都不胖”在各大减肥论坛上热度居高不下。
当你在各大软件上输入这个问题,它们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知乎比较佛系:”倾听你身体的声音。”
百度表示:“让自己得胃病,或者脾虚。“
而淘宝则相较热情:”亲亲,试试这款减肥药哦,不用节食,假一赔十哦亲。”
但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也更受“亲身体验者推崇”的方法---吃,然后吐。
而一旦依赖上这种方法,恐怕离神经性贪食症就不远了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nervosa),又名贪食症,是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症。
顾名思义,其症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摄入远超所需的食物量,还常常伴随着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
患者常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过于在意体型,对于肥胖有着超乎常人的恐惧。
除了发病期,基本就是节食期。
常对减肥药等药物有依赖性
催吐
“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有很多种方法,包括过度运动,吃泻药,灌肠等等。而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催吐。
百度搜索“催吐吧”,你会惊讶于贪食症潜在患者的数量之多,年龄之小。
一群不满18岁的孩子,晒着自己的自拍,炫耀着自己靠催吐瘦下来的,骨瘦如柴的身材。
跟着这群“兔子”提供的链接,你可以进入数量超过五十人的q群,大家互相监督着催吐;你可以进入价廉物美的淘宝店,用比手动更专业的管子催吐。
而在这个小小贴吧之外的地方,还有许多人进行着同样的事情
LoveYourself
神经性贪食症,被定义为心理疾病。
用药物的确可以缓解症状,但却根除不了心病
为什么患上贪食症的男女比例为1:10?
因为这个世界对女性的身材管理更为苛刻。
为什么贪食症的发病期往往就在16~18岁的区间?
因为对他人评价尤为敏感的青少年,最容易为了好身材作出极端的行为。
的确,以一己之力,难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审美
但你却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胖,是我的自由
减肥,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更开心
而催吐时,被胃液灼伤的喉管,被呕吐物呛到涕泪满面,被“我怎么又吃了这么多”的悔恨心情折磨到崩溃的心境,都是健康快乐的反面
你知道,我最喜欢谁吗?
我最喜欢的人啊
是那些懂得喜欢自己的人
Reference: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