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塔城天气
塔城美食
塔城医院
塔城房产
塔城新闻
塔城交通

南昌万氏夏美村概况

南昌万氏夏美村概况

万卿撰

由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八一大桥,沿赣江东支富大有堤接红旗联圩,行28公里许,有自然村曰“夏美万家”。其行政村名及地图名标明“下尾万家”,因村基址在抚河分流之下游,有两条支流的尾端在此汇合注入赣江南支,居住的大多数是万姓村民而得村名。村庄北面依赣江南支南岸红旗联圩,越江与闫戴聂张家村隔岸相望。西距滁槎镇1.2公里,距巷口万家3.8公里。东距人参墩下2公里。南距滁槎中学1.2公里。由南昌往返鲤鱼洲、五星农场的公交路车经停夏美万家村,白天出行市区十分方便。

夏美村万氏开基祖伯诚公,原籍南昌县石岐南上庄厅下万家村,大约于元代初期由南昌北沥徐村,携妻子徐氏儿子子华顺江而下,相传起初驻杨竹山养鸭创业,而后至夏美得田,开基定居,繁衍至今余年,子孙播迁国内,衍及海外,已有27代,“远”字派已有问世。大约在明代嘉靖年间,从第九世“公”字派开始分为六个房,依次为:小房、炎房、荣房、西房、南房以及搭修的村支吉南上城(即上首)上城房,至今依旧,除上城房子贵后裔世居上城万家外,五房万氏世居夏美村。夏美万氏现有在谱(含母姓)人口余名,稻田亩,旱地亩,渔塘60余亩,江面1.5华里长。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有明永乐府庠人才擢府推官敬立公,明嘉靖副榜举人崇穉公。皇清光绪二年覃恩诰授武显将军,原九江总镇提督军门、淮安府尉万泰公。清晚富甲介梅公出资铺就夏美村至滁槎街麻石路。民国黄埔军校一期,高邮县令祥贵公,民国中叶担任南昌万子祠首事耀彩公。现代大专以上学历者46余人,赴美日留学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履任科职以上者11人,其中县处级5人。村医务人员1名。年冬,将位于村后红旗联圩拓宽加固培高,村基址被规划成联圩基础,被填压。是年冬,在村长万长清,组长万祥芝(谱名祥禧)和村族老万发棋、万祥煇、万长昆、万长悌的带领下,整村72栋房屋集体前移,占用稻田16余亩,旱地4亩,按新农村统一规划重建,形成条块分明,道路井然的新貌。至年,全村有万氏房屋栋,另有罗、吕、彭、黄等姓住户20栋,80余人。村庄北面赣江之滨,原有一码头,古名王东坡矶头,年6修版《南昌县志·地图》标为万家渡。矶头西侧原有大门朝西的“吃斗水社公庙”。大包堤将本村与西向滁槎镇连接,原名叫张家堤。年7月,泛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致使张家堤溃决,大包堤复筑,基址北移,形成堤内一大缺塘,后又叫内塘养鱼分场。塘西边又叫下殿娘娘殿,此为村界。村东头,原有碾制稻米的古研子间,还有经清朝批准的由介眉(奕梅)公为其母竖建的贞洁牌坊,但因年7月特大洪水冲垮。村东老圩堤,也同因特大洪水冲决,复堤后也形成一大缺塘,约有30余亩。在此缺塘东北口,大包堤外侧现有一座小八角庙,守望着杨家滩水口,此乃村民于年集资复建,原本两进砖木结构,也因大水冲毁。杨家滩水口曾经是明正德年间状元进贤舒芬乘舟船出入家乡梓溪村的必经之道,因舒状元曾在八角庙读书,后特为八角庙题写了“江南福地”四个大字,现存他村。村前正南,是源自黄马乡的总干渠流经赣抚平原至罗家集铁炉李北分生第六干渠,流至滁槎,入村西向东流淌。途经万泰公墓前(墓碑另存)华标池(原有后人竖立的2支狮子华表石柱得名,今另存),钻村前小石板桥、大石板桥,过泡肚缺塘,涉元精塘、穿堤闸塘,于穿堤闸桥下泄,流入抚河故道。由穿堤闸桥踏老大包圩堤北去,至红旗联圩交角端,原有一古风雨亭。此处杨家滩于年冬填堵成圩,使得西大包堤与北联圩完全联通,成为红旗联圩,杨家滩则成了外滩草洲,早先这里居住着夏美万火根祖孙一大支人口。沿大包堤西返就是八角庙,往前地名有沙河里,再前是打水沟,每逢正月十六日,是夏美菩萨和梅相公出帅的祭日,主祭到此打水沟,以定当年水位。再往西左侧是砖瓦窑,老北砚、左上是庙下沟里。古代,夏美村是个战略位置十分险要的地盘。村东旁杨家滩罐子水口,属抚河下游两条支流汇合注赣江南支流的尾端。由此端口上溯,经西支河道可入新联而泾口,上通抚州,亦可入军山湖、青岚湖直趋进贤,又可通麻丘,也可入瑶湖扼守南昌东部。而西支泾口——幽兰——塔城等抚河以东,解放前属于进贤县管辖。若经东支河道,可入鄱阳湖而瑞洪,而溯信江至鹰潭、上饶。抗日期间,日军由奉新、安义方向进发,于年3月27日攻陷南昌城,而后东扩鄱阳湖,侵犯进贤,以切断浙赣线。年4月—年8月,日军占据夏美村,在此安营扎寨,于八角庙旁建立碉堡,设置哨卡,看守杨家滩罐子口水上要道。起初,日军实施烧杀抢政策,焚烧房屋,掳掠村民,逼迫夏美村民逃离家园达2年之余。在侵占6年期间,村庄屡遭日军纵火焚烧达7次,住宅、祠堂、庙宇及部分族谱惨遭焚毁。年庚申,夏美万氏已将原有的手抄本《万氏族谱》重修一新。年8月国内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以“破四旧”,即破除几千年来的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主抓手,展开革命行动。古老的族谱作为封建腐朽的旧文化,在农村被当作突出的重点对象加以革命,给予破除。于是,革命委强令各乡村文人,定将珍藏于家室的族谱限期上交,集中焚毁。面对族谱灭绝之灾,时任村民办教师万祥绶(谱名—)深知族谱若毁,难于还原。他日抄夜写,将()冬重修的《族谱》誊录一遍,保存,并将民国年庚申由石岐北支裔孙安世公根据光绪戊子()年编修的志芳公和公骆公支系《万氏族谱》吊系及世系表的手稿一并严加保存,而将民国九年庚申()重修的族谱则上交焚毁了。至年春,《夏美万氏族谱》在万发毫、万长昆、万长悌、万义郜的主修下,根据万祥绶老先生提供的两套手稿作了重修。年,为参与豫章万氏第六次重修《大成谱》,万祥烈、万祥禄二位根据省城已经掌握的资料,对上届族谱卷首文件作了补充完善,增加了序文和总迁徙录以及有人文色彩的篇幅,品质明显提升。据族谱记载,明代洪武年间,伯城公四世孙孟周、孟献及后迁湖广津会、荆门、江夏、麻城、公安等地;孟嗷公迁青山湖陶溪。八世孙世雍公,传于明弘治年间溯赣江进入青山湖捕鱼,因鱼暴舱,遂用柳枝打窝标记鱼,于次年春见柳枝新绿发茂,于是定居杨家坊村,曰陶溪万氏,分生五支。十世崇烺迁河南归德府。清代第十七世正琏、正理等堂兄弟仨,迁湖北荆州沙市。尚有迁本省抚州、赣州、都昌、鄱阳,以及南昌市及周边金凤洲、河霞和原进贤县城西门、泾口、北山,池溪等记录。夏美村原有一祠堂,名曰“珍珠堂”,年三月惨遭日军焚毁,遗址尚存,在龙洲湖里东头。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年,夏美村争取到政府拨款26万元资金,加之村老年协会捐赞10万余元,用于兴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又名“万氏宗祠”,在村长万中华(谱名长志)的主持,以及万长广、贻堃、祥禧、祥火君、长俊、长楠等协助下,于年八月初六开工,兴建村文化活动中心并万氏宗祠,于是年冬至日竣工庆典。本祠堂上下两层,占地平方米,中厅通透见梁,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改称“世德堂”,位于村中心靠东的位置。夏美村土肥水沃,是个鱼米之村,米粉肉、河蚌白舌肉乃餐桌上特色美味佳肴。夏美万氏在清代行政隶属于江西省南昌府南昌县滁槎乡,在南昌万子祠村支5路分支中名列卯酉路。民国初期,本村属江西省南昌县北乡滁槎自治区。民国18年改属第一区夏美保。民国27年2月至28年3月属南昌县第一自治区滁槎镇。日伪期间,属南昌县第三区滁槎镇夏美联保。二战后至解放,属南昌县第一自治区滁槎镇夏美保。解放后,属南昌县第十一区滁槎乡下尾村;—年属南昌市南昌县尤口区滁槎管理委会下尾大队;—年属宜春专区南昌县红旗人民公社下尾大队;—年属南昌县红旗人民公社滁槎大队第八生产队;—年属南昌县滁槎人民公社下尾大队;—年属南昌县滁槎乡下尾村;—年11月15日属南昌县滁槎镇下尾村;年11月15日—12月10日并入南昌县尤口乡;年12月10日尤口乡改镇建制,更名为昌东镇,隶属于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下尾村隶属于昌东镇。原大队和现村委办公驻地在位于滁槎中学之前的下尾村。村民们爱称本村村名为“夏美”。“夏美”一词,最早见于乾隆三年()豫章万氏第五次重修《万氏大成谱·滁槎序》伯诚公第十四裔孙璿较订的“……子华公恢祖之绪,宏□□□□□□□□为万年不拔之基,复改其名曰:夏美,诚以夏者大也,美者善也。取世世子孙善继善述,而大吾……。”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chengzx.com/tcxw/170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