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涛涛摄影/张健
未见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委书记张岩之前,他在乌鲁木齐的一位书友说:“张岩比他的书还多。”7月22日晚9点,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张岩则把他读书的思索带到了对“新丝绸之路”的再认识上。与流行观点认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安、重庆、郑州不同,张岩放眼至全球,“我认为起点应该在太平洋边上,比如天津、上海、渤海湾、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终点就是围着地球转一圈再回来。”循着这条起于东部发达地区,再穿过中部,又由新疆走向欧洲的新“线头”,张岩也看到了另一个塔城市。
“新丝绸之路”起于太平洋边上
第一财经日报:从地图上看,塔城市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身为塔城市委书记,您是怎么认识塔城市的?张岩:新疆是中国的西北,塔城则是新疆的西北,这个位置非常优越也非常让人纠结。为什么呢?第一是交通不方便,我们常说自己是中国西北之西,我们是一个边城,在近年兴衰更替过程中,可以说是兴的时候少,沉寂的时候多,中国向西的路不通,塔城就是西北的口袋底,按照我的话来说,没有专门的事情,外人不会来这边。
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我经常说,塔城因为落后所以卓越、所以优秀,因为交通不便,我们没发展工业,因为矿石少,我们也没发展高耗能产业。我们和哈萨克斯坦、以及它为代表的中亚乃至欧洲山水相连、风俗相近,在巴克图口岸,你可以看到之间的障碍就是一道细细的铁丝网,便利的地缘环境,为塔城市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习总书记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构想,为我们带来了希望,我们现在的位置,在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塔城距离世界最近,这里是塔城地委行署所在地、也是距边境最近的城市。这也赋予了塔城市新的生命力和新的期望。
日报:那么,您又如何来理解“新丝绸之路”?张岩:现在有一个误区,好像“新丝绸之路”是从陕西西安起步,但那只是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今天的“新丝绸之路”,我认为起点应该在太平洋边上,比如天津、上海、渤海湾、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终点就是围着地球转一圈再回来。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之路,而非工业之路或者打仗之路,它属于流通渠道的概念,有了这条路,我们能把中亚那头最好的东西带进来,再将中国最好的东西送出去。
做大宗商贸集散平台日报:按照您对“新丝绸之路”的理解,您怎么看塔城在这条路上扮演的角色?张岩:如果说当年的深圳发展是因为旁边站着一个香港,那么,塔城今后的发展,是因为我们背后有个哈萨克斯坦。同时,虽然我们距离内地很远,但内地有十九省市援疆,这也让我们有了一个全国支持的对内环境。对内有全国支持,对外则是个巨大的海外市场,塔城市扮演的是一个“使者”的角色,做好商业使者和文化使者。更直白一点,就是要搭建贸易平台,建市场、搞物流,从传统物流一步步走向国际物流平台。具体而言,我认为塔城市在“新丝绸之路”上应以农牧业和建好物流平台为主,进而带动文化和商业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大宗商贸集散平台,汇天下财富于塔城,然后再发散出去。
日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你们正在做什么?张岩:我们地委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启动了塔城巴克图口岸到克拉玛依的铁路建设,国家也比较认可,并放进了“十三五计划”里。巴克图口岸不仅是新疆离城市最近的口岸,它距乌鲁木齐也最近。对面的哈萨克斯坦有个城市,叫阿亚古兹,离我们这儿公里,一马平川,它的交通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郑州,是哈萨克斯坦的交通枢纽,我们正和对方研究他们的铁路修到巴克图口岸。将来我们国内的铁路修通,再由巴克图口岸联通哈萨克斯坦至阿亚古兹,那将会是中国距离欧洲最近的铁路路线。塔城一夜之间转身向西,变身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第二件是我们大大加强了和哈萨克斯坦的沟通。在自治区、国家各部委的努力下,对方三日免签进入塔城,我们这边也想这样,最近有很大的进展,有望今年以同样三日免签的方式出去。第三件事则是我们和哈萨克斯坦加大了政府间的交流。在过去,塔城与哈萨克斯坦民间交流来往很密切,现在在两地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也变得比较频繁。今年3月22日是哈萨克斯坦的纳吾热孜节,对方东哈州一名副州长带着5个县长到塔城市,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哈萨克民族的传统春节。我来到塔城2年,去过4次哈萨克斯坦,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官员热情接待和欢迎,这不是我个人有什么,而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关系好。
成本和距离挑战农业日报:您刚才也说,农业也是塔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两天我们也看到很多特色的农产品,并惊讶于它的质量和多样性,您是怎么来看塔城农业未来的发展?张岩:塔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第一个是塔城土地资源辽阔,承载能力强;第二个是塔城市粮食、畜产品和油料作物丰富,粮仓、肉库和油缸就是对塔城农牧业的高度概括。和全世界发达国家对照,我们发现所有的农业大国无不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再和这些畜牧业国家一比,塔城市在世界前列,我们很多专家出去考察,回来说,我们的条件不比他们差,甚至在很多指标上比他们还要强。这种情况下,农业现代化怎么走,当然是要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道路。我们选择养羊,并以发展优质肉羊为重点,来推动塔城市的现代农业和畜牧业。我们还有2个重点,一个是面向欧洲酸性饮料高端市场,以珍稀品种高酸海棠为主的林果业,我们的目标是5万亩高酸海棠基地,借你们招个商,我们只允许最多2家好品质、有信誉、有能力的果汁加工企业入驻,5万亩高酸海棠外,我们不再多种了。另一个重点则是制种业。塔城是全国小麦和玉米制种最好的地方,目前各有十万亩育种基地。另外,我们大农业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叫退耕还草,按照地委提出来的农业用水减下来,回草开荒禁下来,大力推广退耕还草,以让一些被开掉的土地再次涵养水源。在发展经济和提高农牧民收入同时,我们要让地下水资源,植被能够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还有一块是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做文化和商品的丝绸之路集散地,但重点是突出搞农产品,今年10月,我们将会举行中国—中亚国际农业产业博览会,让世界上最好的农产品在塔城展示。目前巴克图口岸已开通中哈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当水果、蔬菜在这里成气候以后,其他商品也会带起来。
日报:如您所说,塔城市农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历史机遇期,那么,相比于机遇,您认为塔城农牧业未来有何挑战?您又有什么期许?张岩:什么是挑战,是成本和距离。我们这里出产的苹果和李子,是世界级的酸果类产品,但我运输不到上海去,这是距离给我带来的成本,让我最好的产品远离市场。上海一个有机苹果卖几元钱,但在我们这里,一公斤苹果才卖5元钱,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我说东西好,但上海人不知道,上海人说,你凭什么说它好,你说有机它就有机了?我说它叫苹果,他说全世界都有。新疆特别是塔城,农产品、肉、面、水果,我们的价格远低于价值本身。我的羊肉在塔城本地1公斤卖到元不现实,但去上海的羊肉却要卖个好价格。越偏远的地方,创造的东西品质越好,但远离市场,如果没有一定的价格,通往上海的火车票我买不起,我的货到乌鲁木齐就停住了。怎么办,塔城给自己的选择是走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道路,走品牌战略,以解决运距远、市场远、附加值低的问题,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的事情。塔城作为“新丝绸之路”的农产品通道,哈萨克斯坦,中亚农产品品质同样非常好,但也一样面临价格问题,新疆有万亩果树,上亿亩良田,中亚的国家还有更多的良田,果树,他们都愿意到内地。内地是个巨大的市场,我希望更多地人理性地去消费来自新疆的优质农产品,上海那么大,万分之一的人选择塔城,乃至新疆的农产品,那我们就忙不过来了。(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回复数字即可查看对应文:
-香港为什么不高兴?
-阿里造富没那么容易
-自贸区现状和第二批自贸区在哪儿
-一家企业能否拯救一座城
-新疆物流正在起变化
-独家故事
阿里什么能力最强
-最大IPO
大象和蚂蚁的疯狂
-李克强给上海自贸区点赞
-究竟谁在移居香港
-美国新任驻沪总领事的二三事
-习大大去马尔代夫了
-“万元户”苹果又要来了?
-iPhone6是怎么运到世界各地的
-香港自由行AB面
-内地无缘iPhone6首发背后
-中企全球化要跨过的一道坎
-张亚勤为何弃微软投百度
-新阿里合伙人很傻很天真
-香港新移民故事
-王健林家的熊孩子到底想干啥
-希望香港能过这个坎
-融资租赁难题如何破
-在美国投资听起来很美
-香港经济转型:路在何方
-自贸区境外投资有哪些优势
-自贸区FT账户有何机遇和风险
-俄罗斯反制裁下的中企利好
-最好读的英国投资大全
-董文标:中民投亿怎么花
-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四大隐患
-“苍井空牌”内衣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谁在思虑跨境投资的全方位突破
-海外奇葩商机:印度造厕所
-全球最容易邂逅富豪的十大城市
-中石油海外收购放倒了谁
-赴美签证系统瘫痪谁最着急?
-上海自贸区“基本法”十大亮点
-自贸区FT账户高大上讨论会
-诺基亚的最后一天:致敬!
-中国房企海外生存手册
98-习大大现在赶去巴西为谁喝彩
97-弘毅在海外收购了什么
95-中国人最喜欢在美国哪里买房
93-访华政要为何频至中西部
92-中国病人美国诊疗记
91-中国人哄抢伦敦楼市
90-怎样搞定跨境并购
89-投资沪港通如何避免港股陷阱
88-如何善用“沪港通”调动资金?
86-“沪港通”不可忽视的细节
85-上海自贸区第二版负面清单最详细解读
84-美国海外查税如何有助于中国反腐
77-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为何说投资阿里巴巴有大风险
66-中国土豪买了哪些海外地标
62-李嘉诚为何看好“人造蛋”
36-中国领导人外访问喜欢推销什么
33-专访巴菲特:中国人和我一样做长期打算
28-教你“抄底”投资西班牙
27-在美国开公司的实用手册
郭涛涛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