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深入的时候,你得到的是一,
多管齐下的时候,你得到的是零。
我在年末于罗辑思维的app「得到」里订阅了吴军老师的专栏,目的是为了想透过他的眼多知道一点外面世界发生的事。吴老师曾经是谷歌的高管、腾讯的副总裁,后来创立并掌理了一款风险投资基金。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董事,长期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授课。除此之外,还是多本畅销书的作家;他的书含跨不同领域,从数学、计算器科学、人工智能,到整个人类文明。每天,他都要为「得到」的用户写一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全年无休。然而,我们却看他带着相机四处旅行,全世界的博物馆都被他逛遍了。
看完以上叙述,大概所有人都会觉得这家伙就是个神人,一天二十四小时竟然能做这么多事。前几个礼拜,「得到」为吴军老师开了一次直播,直播上第一个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时间管理。想当然嘛!大家都很好奇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做好这么多事?然而,吴老师一上来给的答复就跌碎了所有人的眼镜。他说:多做事的秘诀就是少做事。如果想到有十件事要做,就专注做好前面最重要的三件,反正时间有限,做不了那么多,并且后面的不做也不会怎么样,例如刷手机、看新闻、跟人聊天、开些可有可无的会等等。只有把前头最重要的事做了,而且每日坚持不懈地去做,累积下来的成就才会大。许多人放着真正重要的事不做,专挑简单容易的琐事去办,十几二十年下来,很难有什么长进。
事实上,吴老师提出的方法,就是近年来红遍时间管理领域的一个观念:少即是多。当然,倒过来说也对,多即是少。拼命想做多、学多,最后反而一事无成,因为每件事都做不好,每一个领域都学得不精。别看吴老师一人身兼数职,看上去也没有特别忙碌的样子,说话的态度气定神闲,是个谦谦君子。所谓的少,是捡出最少数最重要的事,然后持之以恒地去完成。当中有些会展现出复利效应,例如修练宽恕,做得愈久,效果会加倍地明显。最终只会感激地发现,所有往前的努力不但没有白费,效果还是成千上万的。
在灵性圈待得愈久,就冷眼旁观愈多。我碰过许多学生,在找来我这儿之前,已经花费无数上遍了国内外老师的心灵课程,有的花出去的钱都可以买不只一栋房了。最吊诡的是,他们最终找上一个没学过任何其他法门,看上去也没什么生命经验的三十岁年轻人,拜他为师。怎么会这样呢?奇迹中心没有颁发教师证给我,我也未曾通过任何拿得上台面的认证,什么花精、芳疗、星座、催眠、NLP、SRT,一概没有。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事实上,个中的要点只有一个,就是「一门专修」。
事实上,我自己在碰到《奇迹课程》之前,也是患了灵性贪食症,这边摸摸,那边嗅嗅,觉得似乎好吃就咬几口尝尝。然而,既然缺乏一个一门专修的轴心,真碰到了考验也就招架不住。看似学得很多,却一个也用不上,于心乏力。好在考验很快来到,在我二十四岁那年迎面撞上了感情中的三角习题,最困难的那种。这才开启我踏上往后的「奇迹之旅」。事实上,在我碰到《奇迹课程》的前两年,就晓得必须有个一门专修的法门,但我还在寻找。多数灵性书籍都是文字曼妙,许你一个一尘不染的净土。但是它们教的方法,却又不甚管用,更不用说系统化、结构性的心灵锻炼了。
习学《奇迹课程》的头一年,因为操练宽恕获得的平安还不稳固,内在千疮百孔、疑惑很多,加以找不到好的老师询问,于是一些新时代的法门还是抓着不放。做过家排,玩过牌卡,也考虑去学催眠(起码有证可领)。好在一年多操练替我赢来了生命的大翻转,不但解了原先的纠结,也使我看清生命究竟怎么回事。从此对奇迹和宽恕信心大增,晓得这条路是我一生的志业。而后便深刻意识到一门深入的重要,以及少即是多的道理。
一门深入的时候,你得到的是一,
多管齐下的时候,你得到的是零。
然而,前头的一不只是一,因为一还生二,二还生三;可以触类旁通。既然《奇迹课程》是究竟的法门,往后不论学生问我什么,都能轻易看清他们的问题出在何处。
医院离开到现在,我只教《奇迹课程》一本书,还是个小众市场,够危险吧?然而,我接纳圣灵的引导,就专注在宽恕的修练和奇迹的教学,仅仅做好这件事。现在呢?虽然不能哗众取宠,但教学的机会也算是遍地开花。事实上,追随潮流和哗众取宠可能才是危险的,因为是不是真材实料最终还是看得出来,因而无法长久。生命的境界没有长进,那就是更大的损失了。
大家都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此,信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因为任何人都能轻松得到价格低廉的信息。小我的心智天生喜欢新鲜的刺激,追求新知是件令人上瘾的事,不亚于购物或者吸烟。然而,当我们拚命抓取的时候,实际上什么也抓不着。罗辑思维至今已有二十个订阅专栏了,一个专栏一年才人民币,都是大神一般的人物。然而,我还是只挑最符合需要的那一个。极少,但是极多,因为吴军老师的阅历极广。订多了,我也学不来。不如把吴老师的每篇文章重复学习一次。
不论在什么领域,成为高手的心法如果只能一个,那必是「重复」二字无疑。《奇迹课程》这部书我通读了约二十次,《练习手册》正在进行第六轮,还嫌不够,也不敢自认是「奇迹达人」。这不是故作谦虚,而是事实。温故知新是带你一门深入的不二法门,否则一切所学几乎都只是皮毛中的皮毛。「重复」是违反人性的,现今灵性圈的多数人都患有灵性贪食症,包括许多灵性老师在内。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翻转了生命的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故事,只能听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直播间
欢迎加入我们,老实练宽恕,共回天乡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