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挑战最大规模的手风琴合奏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场
经济腾飞增实力、民生改善乐百姓、生态优美绘画卷、文化繁荣筑和谐……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中共塔城市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一系列工作部署,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理念,敢于担当,奋勇前进,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塔城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依法治市理念,全力确保了社会稳定。
塔城市委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各项决策部署,累积投入经费2.15亿元,构建了“一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的新型巡逻防控网络,推进了“十户联防”等“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维稳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自治区“平安市”。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快速提升经济实力。
始终坚持以文化旅游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坚定不移地走“文化立市、生态美区、旅游富民、边贸兴业”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和谐幸福塔城”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至年底,全市生产总值由年的41.62亿元增加到87.9亿元,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19:28:53调整为21:2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年的13.68亿元增加到55亿元,年均增长3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年的1.71亿元增加到5.05亿元,年均增长2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元,年均增长9.7%。
坚持畜牧为主理念,迅速调整第一产业。
按照“现代畜牧业、特色林果业、优质种业”的“一心两翼”农业产业布局,坚持“大农业围绕畜牧业转变、种植业围绕养殖业转变、养殖业围绕肉羊产业转变”的发展方式,形成了“”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有力推进了以肉羊产业为主的农牧业现代化发展。
累计投入资金万元,种植高酸海棠2.9万亩;建成高标准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13.1万亩;实施退耕还草22万亩、划区轮牧作业2万亩,引购优质肉羊29.2万只,新建标准化养殖圈舍46.7万平方米,牲畜存栏95.5万头(只),年均增长7.36万头(只);
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年的21.4%提高到36.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达到元,占30.5%。
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提质优化第二产业。
认真落实张春贤书记提出的“在塔城留下一块让世人无比留恋的辽阔草原、良好生态、浓郁西部特点的宝地”重要指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从塔城实际出发,制定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科技为主攻方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在地区率先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不断优化了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禁止新上高排放项目;实施企业技术改造45个,搬迁转移不符合产业导向、布局不合理的企业(项目)2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城市空气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交通畅通居民出行无忧
坚持向西开放理念,不断壮大第三产业。
坚持贯彻“西出兴边靠塔城”战略不动摇,加强与哈国东哈州政府的沟通联系,创造性地推进“两项试点”(中哈边民互市“三日免签”、绿色农副产品快速通关),推动了外向型经济逐步由出口为主向进出口平衡转变。
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5亿美元,“三日免签”累计接待哈国免签入境互市团5.7万人次,购货金额.3万元。坚持“兴内贸促外贸”,立足国内外市场,面向中亚市场,新建了昌南、古镇、华宝、西部四大商贸综合体。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亿元。
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加快推进城乡发展。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要论述和尔肯江?吐拉洪书记“将现代建筑理念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塔城市以欧式风貌为主的城区改造”的要求,确立了“景在巷中路成网,房在水边绿成片”具有浓郁俄风欧韵的城市形态。
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等,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累计投资21.7亿元,新改建左公路西延、建新南街、Z线等城市主干道,实施了生活垃圾处理、供水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启动了城市“灭尘”行动,新铺建人行道1.32万㎡,硬化背街小巷公里;对伊宁路、环城路、新华街、红楼街等街道节点性建筑和哈尔墩片区进行了风貌改造,打造了城市新形象。
制定出台了《塔城市城市管理办法(暂行)》,开展了五条河流治理、违法建筑拆除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倡导绿色出行,城市公交线路由2条增至9条,建成了北疆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共交通结构不断优化。开展了“建设美丽塔城,我该怎么做”大讨论等活动,启动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生态宜居城市”创建工作。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有效改善社会民生。
持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民生建设年”各项部署,按照地区“科技卫生发展年”“尊老爱幼行动年”等活动的要求,坚持以民为本,累计投入资金6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75%以上),实施重点民生项目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增校舍面积19万平方米,双语教育有效推进,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创先工作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实现城镇就业1.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次。为全市1.7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1.6亿元。新建安居富民房户,建设保障性住房套。新建社区便民蔬菜直销点10家。推进援疆项目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实施援疆项目48个,一批惠民生项目得以实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坚持文化引领理念,共同构筑和谐塔城。
坚持“小、精、专、特、奇”的原则,积极推进口岸文化展示馆、手风琴博物馆等14个博物馆建设,使其成为展示塔城“戍边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生态文化”的平台。“塔城—让呼吸更美妙”成为塔城市宣传金名片,“油画中的塔城”官方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