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塔城
是一个新疆北部的边境小城
就是地图左上角第二个拐弯的地方!
这几天,塔城好像承包了所有新闻头条——任贤齐来了,西热力江来了,帕尔哈提来了,湖南卫视的村长也来了。
环塔拉力赛开幕了,山花节开幕了,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在刷屏“塔城美食”。
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家,但我不想让你破坏它。
我喜欢塔城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声鼎沸,没有pm2.5也没有脏乱差的样子。
只有安宁,只有蓝天,只有喝不完的酒、跳不完的舞、吃不完的肉、笑不完的欢乐。
这种自私的感觉就像——假如你特别喜欢一首歌,突然有一天这首歌莫名其妙地红了,你开始焦虑——觉得自己珍藏多年的私密宝贝,一夜之间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让人有些慌张。
90年代初,我的年龄只有个位数。10块钱买一只气球,其实是一件挺奢侈的事。
每年六一儿童节,我最爱的地方就是塔尔巴哈台影剧院。
在那,10块钱,可以买一只脸盆大的红色氢气球,上面可能写着一个大大的“囍”字。
但气球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不是我没抓紧飞走了,就是碰到某个树杈“砰”的一声爆炸了。
然后我吵着闹着哭着喊着“再来一个”,看着我委屈的脸,爸妈也是心疼又无语,于是买了一个又一个(痛并快乐着)。
后来老塔尔巴哈台影剧院拆了,夷为平地的时候我大概小学毕业
那会不太清楚“回忆”这件事
但现在想起来,那拆的不是房子
拆的是童年某一部分坚固而美好的记忆,那是不可替代的
90年代初,塔尔巴哈台影剧院旧景
▼
塔城标志型雕塑——哈萨克骑手
塔尔巴哈台影剧院拆迁后
这座雕塑被完好无损地迁移到了文化广场
▼
塔尔巴哈台影剧院今景
旧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广场”
▼
塔城市的历史底蕴非常浓厚
它和新疆的兵团城市不是一个概念
塔城,并不是由外来移民开垦、逐渐形成村落、后来“平地而起”的城市。(比如兵团城市——石河子,少数民族3.2万人,仅占5.4%,绝大多数人口都是移民的汉族人)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阿桂的大臣,以“夏天蚊虫多,冬地严寒,军民不堪其苦”,奏请朝廷,把驻地搬到了一个往东里的地方。
乾隆帝给这片地方亲自起名为“绥靖城”,就是现在的塔城市。
塔尔巴哈台绥靖城,城东门
▼
老绥靖城的钟鼓楼
▼
校场上,正在操练的清兵
▼
清朝光绪年间,清政府对绥靖城进行了重建,于是塔城有了满城和汉城之分。
老城称为汉城,新城则被称之为满城。
老满城知道吧?现在还遗留了一些土城墙
远看跟烂土坡似的,其实那可是文物!
▼
民国时期,塔城直隶厅改为塔城县,并划分出了额敏县和裕民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组建了塔城县人民政府,那会还没有塔城市这一说,还是“县”。
直到今时今日,医院依旧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县医院”,也就是这个原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塔城达斡尔族服饰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塔城俄罗斯人家
▼
年,塔城第一女子学校师生合影
塔城是新疆第一所女校诞生的地方
▼
年
塔城县仅有的11名汉族女干部合影留念
▼
年11月17日,撤销“塔城县”,设立“塔城市”,喜大普奔!
年3月14日,巴克图口岸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年7月1日正式宣布对第三国开放。
年,位于塔城的巴克图检查站
中国和哈国的边境线
▼
今时今日的巴克图口岸
▼
距塔城市12公里的——中哈边境线
▼
塔城红楼,年由一个俄国商人修建而成,彼时,在一片低矮谦卑的泥土屋中,红楼俨然像一位高傲威严的绅士。
百年间,红楼扮演着不同角色——俄罗斯商行、医院、机关办公室、塔城报社、博物馆......
虽然历史动荡、时代变迁
但红楼还是那个红楼,它见证着一切
▼
今天的红楼是——塔城博物馆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我小时候最爱吃娃娃头雪糕,和雪糕不可分割的记忆是——报纸卷瓜子。
在青松楼附近,有两颊微红的白发老爷爷,端着一个瓷盆,瓷盆里盛满了黝黑的瓜子。
他随意坐在某个路边,听到你说“要买瓜子”后,就用事先裁好的小一块报纸,叠成“尖顶帽”形状,塞满瓜子,然后用皱皱巴巴的手慢慢递给你。
一卷5毛钱的“尖顶帽”瓜子
(虽然图中不是瓜子,但意会一下吧)
▼
现在青松楼还在,但“报纸卷瓜子”早都不流行了。
不流行的东西是不是很快就被忘却?
90年代初的青松楼,和今天的青松楼
▼
青松大厦旧貌(今汇中商场)
▼
18岁以前,我守着塔城。吃着风干肉、玛洛什,盯着湛蓝的天空发呆,却对眼前的一切不以为然。
18岁以后,我离开了塔城。吃着越来越多不合口味的饭,呼吸着重度污染的pm2.5,堵着车,被人潮裹挟,也渐渐习以为常。
但是,却对曾经“不以为然”的一切,比任何时候都想用心去珍惜。
塔城特产
俄罗斯面包、玛珞什、风干肉、风干鱼....
▼
夏天的时候,回族阿姨们守着半腰高的大袋子,轻轻吆喝着“苞米!苞米!”。
在我记忆中,这个玉米比任何地方都更黏、更甜。
塔城市,这个拥有17万人口、25个民族、64%汉族的边境小城。
在这里,有聚会的地方就有歌声,有歌声的地方就有舞蹈。无论你是汉族,还是俄罗斯、达斡尔、哈萨克族,都能跟着音乐跳几段不同民族的舞蹈。
淳朴、欢乐、多元、与世无争
▼
塔城的空气质量,全国排名前10(偶尔11,微笑脸),也是新疆唯一进入全国前10的城市。
所以在北京待久了,我总是跟别人开玩笑说“该回家洗洗肺了”。
你可以觉得塔城“很土”,但这里的纯净、大度、热情,在大城市生活一辈子的人永远也无法企及。
塔城可能没有大城市洋气,但俄罗斯族和哈萨克族随便拉个手风琴,都分分钟让你一脸懵逼。
如果说来新疆,好吃的太多你担心“长胖”,那不如来塔城,大碗喝酒海碗吃肉,民族风味排着米长队等你品尝,分分钟让你连“担心长胖”的功夫都没有。
如果你爱一首歌,你不应该害怕它走红,因为,真爱是——没有私心。
爱一座城市也一样。
▼
回复关键词,可获得相应文章
美食
奶茶
大盘鸡
喝酒
零食
时差
冬运会...
新疆航拍
新疆方言
拉条子
特产
烤全牛...
新疆美女
新疆帅哥
进疆守则....
环塔拉力赛
新疆人的误解
tryit!
版权声明本文是东门外原创
谢绝不注明出处的流氓式转载
如需转载,回复“转载”查看转载要求
交流、合作、吐槽请联系个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