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有塔,塔塔都有一个传奇
塔城已有多年的历史。西汉时为匈奴右地,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年)正式归附汉朝。三国以后属鲜卑地,隋属突厥地。清光绪十四年(年)始置塔城直隶厅。民国二年(年)改设塔城县,先后属塔城道、第五行政区、塔城专区。年11月17日设立塔城市。“塔城”系塔尔巴合台的简称,意为旱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州塔城地区政治、文化、经济、行政的中心。
塔城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土地肥沃,广阔丰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北部有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的塔尔巴哈台山,青色的山脉东西长约百公里,山中绿绿茵茵的夏牧场是水草丰茂的放牲畜之地的草原;中部一望无际的广阔大地,是有名的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业宝库;南面的盆地,沿也门勒河从东往西延伸,是一个我国少有的草种齐全的广阔自然打草场,并有一片芦苇屏障,还有枝叶茂盛的大片芨滩,是牲畜越冬的宝地。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砂金、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鹃云岩、粘土等。野生植物主要有野蔷薇、野猪、雪兔、野鸡、灰鹤、雪鸡等。塔城是全国一百个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和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畜牧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豌豆、大麦、葵花、红花、胡麻、油菜等。
塔城以独特的西部风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说来真的有些汗颜,在塔城上了三年学我却没有去观光和了解塔城。这次正好以志愿者的身份好好参观了一下我喜爱的塔城。说到塔城它的代名词就是宁静。而这宁静,是和满城婆娑摇曳的古木名树以及四通八达、水脉相通的溪流小河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地区的地委行署所在城市,塔城对都市繁华的另类解释,就是用城市的整体殷实、富足替代街头熙来攘往的人流和喧嚣。
塔城是全疆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最多、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也是全疆惟一有五条玉带般清洌河流穿城而过、蜿蜒交织、流淌全城的城市,“五弦之都、万泉之城”就是对塔城的美誉。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生态文明的今天,这无疑是塔城的光荣和福气。
这是一座不算十分精致但却很有韵味的小城,漫步街头,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浓荫匝地,大小建筑全都隐没或掩映在这一片片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浓绿当中,微风吹来,空气中仿佛还隐约裹挟着一阵阵田野里潮润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沿河则生长着密密匝匝、参差错落的大树和低矮灌木,这些各种名目的树木和绿地连片的地区,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公共休闲绿地或城市街心公园。在塔城,随处可见浓荫蔽日的大树和如茵的草地。塔城的广场和疆内任何一个城市广场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然天成,这当然也取决于塔城泉水众多的天然优势。由于从前河水肆意漫灌流淌,使现在的塔城市最大面积的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林区”。每逢周末,广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就是新郎新娘拍婚纱照。在塔城,似乎已经有了这样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约定,凡是结婚的人,新郎将新娘从家里接出来后,先到广场拍照,塔城的新郎新娘,与别处不同的就是更多了几分对爱情的坚贞。
塔城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居住着汉族、维吾尔、俄罗斯、达斡尔、哈萨克、回族、蒙古族等42个民族。市区街心公园内东西矗立的两座塔端穹顶有伊斯兰星月标志的红色砖砌宝塔也让塔城名实相符。这两座红塔其实是两座清真寺宣礼塔,塔高30米,两座红塔的塔尖亭台的穹顶形状分别呈黄色圆顶和蓝色尖顶,具有典型的多民族建筑艺术融合的特色。
在塔城还有座历史悠久的红楼,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年)当时的塔城,中俄贸易往来频繁。有位原籍俄国的塔塔尔族商人热玛赞.坎尼雪夫夫来到塔城筹办商务,专程从俄国请来设计和监工人员,买来上等材料,花三年时间,终于建起了一座在当时来说塔城最好、最高、最豪华的建筑临街的墙面全部呈铁锈红色,塔城人习惯称它为“红楼”。红楼屋顶为绿色,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如今,红楼的周围,早已是高楼大厦,一派现代化都市的气息,而这座古色古香的俄式建筑物置身期间,倒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作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一度是塔城地区《塔城报》社的办公用地,目前,它已和新开发建成的新红楼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塔城红楼博物馆。
今天的塔城,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在巴克图口岸得到延续,巴克图口岸不仅成为塔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而且也让塔城从边缘走向开放。
出塔城市区,沿着笔直宽阔的口岸公路西12公里,就到了中国、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巴克图。巴克图口岸现代化的联检大厅宽敞明亮,国门观景台和了望哨所,从建筑风格上看,酷似中国的长城和烽火台。墙面上现代装饰磁砖的装饰让国门显得更加大气、威严,颇具“中国特色”。了望哨所和观景台既风格统一,又互为独立,这为边防战士守卫国门和旅游者到口岸观光互不影响提供了方便。
站在国门观景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和哈国的两对界碑,国境线四周视野非常开阔,在开阔平坦的草地上繁花点缀,远处青山逶迤,两岸村舍影影绰绰,宁静悠远。随着口岸边境旅游的兴起,巴克图口岸在国门和国境线中方境内建起了一个开放的微型口岸公园,为满足游客观赏需要,口岸公园按1:1比例,完全按原材料复制移位的年设立的号国门界碑,和国门背景构成口岸公园的主体景观,这里成为游人必来照相留影的招牌景点,而就在这个复制界备旁的芦苇荡里,还建起了中国古典特色的九曲桥和亭台回廊。为突出塔城本土的历史文化,还在芦苇荡和界碑附近设立了几个草原石人。而进出口岸路边的一只象征中哈友好、世界和平的和平鸽雕塑,则形象而简洁地点明了口岸公园的主题。整个公园景点建设简洁、紧凑,极富口岸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
来巴克图口岸,还可以近距离看到哈国边境内的巴克图山,巴克图山长不过四、五里,整个山体的海拔高度也只有多米,但由于它离塔城市十分近,又因酷似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卧像而名扬天下,塔城人也早已把这座山称之为“伟人山”或“毛泽东山”。以至于在塔城,提起巴克图山,知道的人没有几个,但只要一提起伟人山或毛泽东山,却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伟人山已成为塔城市最有品牌的景观之一。
我迷恋塔城优美的风景,喜欢塔城淳朴真挚的人们和凉爽的天气。
魅力塔城已永久地珍藏在我的心海中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